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清的脸也红了,尽管她心中窃喜,但少女的矜持还是让她很有点难为情,她躲在窗帘后不敢说话,两人间的气氛略略有些尴尬起来。

过了良久,卢清小声道:“这些都是父亲给我们说的,从前家人在一起吃饭时,父亲喜欢谈天说地,说各地风俗,说到齐国,就谈到了畜牧和渔盐,我至今还记得。”

“原来如此!”

张铉笑着点点头,“什么时候有机会好好和伯父谈一谈,很期待啊!”

“你一定要和他谈的。”

卢清低声说了一句,立刻刷地拉上车帘,不敢再和张铉说话了,张铉慢慢才体会到卢清这句话的深意,他的心中竟涌起一种难以言述的甜蜜。

310。第310章 临沂斥候

第二天中午,张铉一行抵达了诸城县,诸城县位于胶东半岛的南部山区,这一带山势起伏,翠木参天,鄣日山、烽火山、卢山、徐山,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雄伟大山成为高密郡和琅琊郡的天然屏障。

但在一座座大山中,又有一条条穿山小路连接着高密郡和琅琊郡。

张铉之所以要来巡视诸城县,是因为下一步飞鹰军即将发动对盘踞在琅琊郡的悍匪孙宣雅的战役,张铉也答应了裴仁基,他将从东线配合裴仁基的主力作战。

张铉一行人刚到诸城县外,驻扎在诸城县的罗士信带着十几人骑马飞奔出来,老远笑道:“张大哥,怎么不先派人来说一说啊!我都没准备午饭呢!”

罗士信出任高密军史没有几天,他也刚刚才熟悉情况,他手下有两千人,主要驻扎在诸城县和西面的东莞县,这两座县城琅琊匪众进入高密郡的必经之路,只要守住这两座县城,高密郡就安然无恙。

罗士信骑马飞奔上来,一下子看见了马车,他不由愣了一下,立刻便明白过来,对张铉挤挤眼低声笑道:“是带大嫂出来散散心吗?”

张铉带着卢清从京城返回北海郡,大家一路同行,彼此都很熟悉了,罗士信当然知道卢清是张铉什么人,他话音刚落,张铉便抽了他一记头皮,笑骂道:“你这浑小子,才几天不见,皮又开始痒了。”

众人见罗士信被打得狼狈,不由都笑了起来,罗士兵摸摸被打得生疼的后脑勺嘟囔道:“我好歹也是一方诸侯了,能不能留点面子?”

张铉笑道:“既然想当一方诸侯,就得拿出点一方诸侯的样子来,别说讨打的话。”

“卑职遵令!”

罗士信没精打采地回应一声,带着张铉一行人进城了。

诸城县不大,只有一千余户人家,因为地处琅琊郡和高密郡的交界处,商业比较繁华,到处是买卖皮毛的铺子,大街上随处可以看见收购皮毛的商人,这里出产的琅琊狐皮最有名气。

由于罗士信自己还住在军营内,一时找不到合适房子安置他们,张铉便将诸城县最大的一座客栈包下来,让士兵和卢清主婢休息,他们从北海郡过来,一路走了三天,着实也有点疲惫了,

卢清和阿圆去了内院休息,但张铉却无法闲下来,他立刻和罗士信一起赶去了军营。

大帐内,罗士信一反平时的嘻哈玩笑,变得严肃起来,他将一幅地图挂起来,这是高密郡的军队布防图。

张铉需要了解高密一线的防御情况,如果攻打琅琊郡,他们的主力不会从高密郡出兵,主要是路途绕远,粮食后勤供应困难,不过可以从高密郡出奇兵,绕到敌军身后。

高密郡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止孙宣雅军队的反击,北海郡一线张铉并不担心,但从高密郡也同样可以杀入张铉控制的势力腹地,只要张铉军队守住诸城县和东莞县,孙宣雅军队就无法进入高密郡,这也是张铉这次巡视高密郡的主要原因,他暂时还无法估计高密郡的民生状况,大战在即,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罗士信指着地图道:“目前在东莞县布防了五百人,剩下一千五百人集中在诸城县防御,在高密郡的其他县城内暂时没有驻防兵力。”

张铉眉头一皱,“为什么东莞县只有五百人?”

张铉还没有去过东莞,对那边的情况还不是太熟悉,但从常理考虑,东莞县的驻兵还是太少了一点。

罗士信笑道:“将军可能不知道,东莞县其实是修建在半山腰,地势十分险要,是琅琊郡进入高密郡北道的必经之路,五百人守卫就足够了。”

张铉点了点头,他又仔细查看地图,指着两县之间的一片山峦问旁边诸城县令郭蔺,“郭县令,这边山势并不高,应该有通道吧!”

郭蔺连忙躬身回答:“有一些小道可以穿过山峦。”

“诸城县和东莞县相距多远?”

“大约三百里左右。”

张铉沉吟一下,对罗士信又道:“将诸城县的驻军削减三百人,在诸城县和东莞县之间建立十个哨卡,并修建简易烽燧,希望在十天之内把这件事办好。”

“将军,恐怕十天修不好哨堡。”罗士信急道。

“哨卡一定要有,现在天气也暖和了,可以先用营帐,但哨卡一定要有,时间很紧张,今天下午就开始部署。”

“卑职遵令!”

张铉笑着点点头,又道:“下午我会在军营和附近走走,明天去东莞县,然后就从东莞县回北海郡了,你如果有什么要求,尽量在今天下午提出来。”

罗士信咬了一下嘴唇,低声道:“我现在就想提!”

“提什么?”

罗士信犹豫一下,最终鼓足勇气道:“我也要参加对琅琊郡的战争!”

。。。。。。。。。。

山东地区是最早爆发造反大潮,但由于乱匪肆虐太狠,人口大量消亡,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相应也就大大削弱各路乱匪的生存基础。

一旦隋军反扑,各路造反乱匪也迅速地冰消瓦解。短短数年时间,张须陀率领的飞鹰军已经歼灭了大部分山东地区的乱匪。

山东七郡只剩下琅琊郡没有被收复,本来在杨广和兵部的军队部署中,琅琊郡的乱匪应该由杨义臣去剿灭,主要是因为孙宣雅大多肆虐徐州,对北面的齐鲁地区影响不大。

但随着张须陀被调回朝廷,裴仁基掌控飞鹰军,杨广便放开了飞鹰军的控制范围,决定让裴仁基去剿灭琅琊郡的孙宣雅,这实际上就是给裴仁基一个巩固权力的机会。

琅琊郡就是今天山东临沂地区,中北部是沂蒙山区,沂水和沭水两条大河纵贯全境,琅琊郡是山东七郡中人口最少,经济最弱的一个郡,但面积却是最大,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

郡治临沂县位于琅琊郡的最南端,紧靠下邳郡和彭城郡,孙宣雅的老巢便坐落在这里,由于北方山地太多,行军不便,孙宣雅的兵源和财源也主要来自于徐州地区。

不过孙宣雅只是琅琊郡匪众的总代表,事实上,琅琊郡内其实有两支匪军,一支是孙宣雅的军队,另一支是王薄军队。

王薄在齐郡被张须陀击溃后,率残军逃到琅琊郡,又渐渐壮大起来,目前王薄拥有两万五千军队,老巢在琅琊郡东面的颛臾县,靠近鲁郡不远。

另外,孙宣雅还各派一支军队驻扎在北面的莒县和东安县,各有千余人,王薄也有一支军队驻扎在北面新泰县,大约有三千人,这样,整个琅琊郡都被匪军所控制。

临沂县是一座大县,城池周长二十余里,人口近二十万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孙宣雅匪兵的家眷,他们在城池附近织布种地,生产出的大量布匹和粮食维持着孙宣雅的数万军队,商业在临沂县城内也十分发达,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店铺,酒肆、客栈、青楼有数十家之多,每天县城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这天中午,从西城外来了一支小商队,二十几头骡子,四五个伙计,骡子运着数十只竹箱,这也是山东地区最常见的小商队,大多是某地一个小家族派出来赚点钱补贴家族所需。

但这支小商队的另一个身份却从北海郡过来的飞鹰军斥候,为首之人正是斥候偏将沈光。

沈光是张铉手下斥候头目,他在朝廷的官职依然是校尉,但张铉却封他为偏将,主管三百名精锐斥候军,这次是沈光出动请缨南下,他是吴郡人,几名同来的手下也是江南一带人,都是南方口音,这样不容易引起守军怀疑。

付了两百钱的进城府,一行人牵着骡子进了城,沈光是第一次来临沂,对这里不太熟悉,他看见城门不远的大街旁有一家客栈,便回头对几名手下道:“我们先住下来!”

311。第311章 王孙联手

“几位客商,欢迎!欢迎!”客栈掌柜热情地迎了出来。

“有没有空房?”沈光回头看一眼笑道:“要两间!”

“有!有!还有专门的骡马厩,各种条件都很好,包几位满意!”

客栈最近生意不太好,好容易来了一支小商队,他格外热情,亲自帮忙卸货,又让伙计将骡子牵到后院喂养。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街上到处是惊叫声,沈光向门外瞥了一眼,只见外面大街上的民众吓得跌跌撞撞,四散奔逃,片刻奔来一百多名骑马士兵,尘土飞扬,气焰十分嚣张。

“这些是什么人?”沈光问掌柜道。

掌柜苦笑一声,“这应该是王薄,他每次来临沂都是这么气势汹汹,就像来讨债一样。”

沈光心中一动,又问道:“王薄经常来临沂吗?”

“以前常来,但孟司马上任后就再也没有来过,听说他和孟司马的私怨很深。”

沈光心中暗忖,‘那么这次王薄来临沂又是为什么?难道他们已经嗅到了什么吗?’

“客商是从哪里来?”掌柜见他们货不重,便随口笑问道。

“我们是从江南过来,贩运一点丝绸,小本买卖。”

“丝绸最近不太好做,不过估计也能卖出去,如果你们早几个月来,做野豌豆生意,真是要发了。”

“野豌豆是什么?”沈光故做不解地问道。

“就是大巢菜,一种牧草,去年冬天北海郡那边大量购买种子,一斗野豌豆种子可卖两百钱,和麦子的价格差不多了,而南方那边一斗野豌豆不过二三十钱,十倍的厚利,当时整个临沂城的商人都在做这个生意,很多人都发财了。”

“现在还可以做吗?”

客栈掌柜摇摇头,“现在没有了,种植季节已经过了,估计人家也不会再买,秋天结籽,有的是种子,所以赶上的发财,赶不上的只能运气不好了,客商,请进屋吧!”

沈光带着手下进了屋,这次沈光来临沂是有重要任务,他要摸清孙宣雅军队的实际情况,也要找到临沂县的防御漏洞,当然,沈光并不是无的放矢,从前有几个琅琊郡的地方官员,现在在替孙宣雅做事,他们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沈光稍微安排了一下,随即离开了客栈,向县城内走去。

......

王薄年约四十余岁,是一个身穿瘦高的文人,他最早是渤海会的仓曹参军,由于他很会说话,很有煽动力,而且组织能力也不错,他便被渤海会派到齐郡,负责在后方组织造反,阻拦大隋军队的第一次高句丽之战。

王薄成功地组织了齐郡的农民造反,拉起了风起云涌的反隋大潮,造反异常顺利以及权力毒酒的甘甜使他背叛了渤海会,梦想着自己割据青州,成为山东半岛的土皇帝。

只可惜他遇到了张须陀,十几万军队被打残,他只得率数千残军逃到琅琊郡。

王薄和孙宣雅的关系原本很好,两人互为犄角,互相支援。

但自从孟让到来后,王薄和孙宣雅的关系迅速恶化,孙宣雅不顾王薄的强烈反对,任命孟让为司马,这让王薄极为不满。

孙宣雅的军衙便是从前的郡衙,已经修葺一新,旁边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大宅则是孙宣雅的王宅,大宅和郡衙连为一体,成为一座王宫,孙宣雅自称琅琊王,拥有嫔妃三十余人,享受着帝王般的尊荣。

或许是冤家路窄,王薄刚走上台阶,迎面便遇到孟让从郡衙内走出,两人几乎本能地同时按住剑柄,怒目而视。

曾几时,王薄和孟让曾是最亲密的战友,两人一桌吃饭,一床睡觉,比夫妻还要亲密,一同掀起了齐郡的造反风暴,但权力毒药却腐蚀了两人的友谊。

为了争夺长白山的主导权,两人在张须陀大军尚未到来时便为争权而翻脸成仇,在张须陀大军杀来后,孟让趁王薄和张须陀大军对阵的机会,率数万军队逃到高密郡,致使王薄军队全线崩溃。

可以说,王薄心中对孟让的仇恨更超过了张须陀,甚至是刻骨铭心。

两人就像两只发怒的公鸡互相对峙,只需要一点火星,两人就会拔剑互戮,就在这时,孙宣雅闻讯赶来,老远笑呵呵道:“王兄,是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孙宣雅的笑声吹散了王孟之间的杀气,孟让重重哼了一声,转身向外走去,王薄凶狠地盯着他的背影远去,缓缓将剑收回了剑鞘,他今天是有要事和孙宣雅商议,心中的刻骨仇恨也只能暂时压下。

王薄转身对孙宣雅拱拱手道:“战争已迫在眉睫,王爷知道吗?”

孙宣雅心中一惊,连忙道:“王兄请内堂说话!”

两人来到了内堂,孙宣雅挂出一张地图,紧张地问道:“是杨义臣要攻打我们了吗?”

杨义臣几次要攻打琅琊郡,都被孙宣雅通过结盟李子通的办法化解,这次李子通死在洛阳,孙宣雅一直很担心自己失去一个有力的盟友,现在王薄说他们要面临战争,一下勾起了孙宣雅的心事。

但王薄却摇了摇头,“不是杨义臣,而是裴仁基!”

孙宣雅一下子愣住了,琅琊郡虽然属于山东范围,但和齐鲁两郡山峦相隔,相距千里,从来都互不干涉,自己也不阻止和齐鲁地区的商业往来,怎么会是飞鹰军来攻打自己?

“王兄,这个消息确切吗?”孙宣怀疑满腹疑惑地问道。

“是我在齐郡的朋友送来消息,裴仁基已经在战争动员了,目标就是我们,他企图通过战争来巩固他的地位。”

孙宣雅知道王薄在齐郡的朋友就是一些世家,当初王薄在齐郡长白山占山为王时,和很多齐郡世家暗通款曲,王薄确实有消息来源。

孙宣雅顿时有些着急了,“如果真是飞鹰军,我们该如何是好?”

王薄淡淡一笑,“假如是张须陀,我倒是真的害怕,但裴仁基不是张须陀,他没有张须陀的战争能力,其实我倒不担心裴仁基,我担心这里!”

王薄一指地图上的北海郡,孙宣雅立刻明白过来,“王兄是说张铉?”

“正是!”

王薄轻轻叹了口气,“张铉就是张须陀第二,甚至比张须陀更狠,如果张铉从北海郡或者高密郡南下,我们就面临两线作战了,而且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更大。”

这时孙宣雅已经从最初的惊惶中冷静下来,他毕竟也是割据一方的乱匪头子,也有一些过人之处,他沉思片刻道:“不知杨义臣会不会配合裴仁基南北夹攻我们?”

王薄摇摇头,“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孟海公接手了李子通的军队,地位还不稳,杨义臣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一定会趁机攻打孟海公,而不会是我们。”

如果杨义臣不攻打琅琊郡,孙宣雅就会觉得压力小了很多,毕竟琅琊郡与齐郡、北海郡之间有诸多山地隔阂,交通十分不便,飞鹰军南下,后勤保障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王薄仿佛明白孙宣雅的想法,笑道:“飞鹰军南下的弱点就在于后勤保障,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这个弱点,未必不能战胜他们,关键我们两军需配合默契,不要有彼此伤害的事情再发生。”

孙宣雅很清楚王薄所指的彼此伤害,就是指孟让,如果是平时,孙宣雅绝对不会理睬王薄的要求,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孙宣雅也不能不表态。

他呵呵一笑,“王兄请放心,我会看着我们多年的交情上妥善处理此事,至少我可以保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