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砝码,如果李渊软弱,那么康鞘利就会强硬,可现在李渊软中带硬,康鞘利倒一时不好施压了。

康鞘利立刻改变了态度,呵呵笑道:“李公果然是有诚意之人,好吧!我会派人回去向可汗汇报,把李公的意思如实反应给可汗,最迟一个月后就会有答复,那我先告辞了。”

康鞘利起身告辞,李渊让李世民送他出去,走到台阶下,康鞘利停住脚步笑道:“我还有一个免费情报告诉李公,就在今明两天,李公一定会听到马邑郡的重大消息。”

。。。。。。。

康鞘利扬长而去,李渊顿时有些不悦地对刘文静道:“先生把他带来,为何不先给我说一声?”

刘文静苦笑道:“叔德冤枉我了,我是来找叔德时在门口遇见他,我怕他被人认出,所以才替他禀报,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他来做什么?只是在客堂等叔德时才说了几句。”

李渊歉然行礼,“看来是我错怪肇仁了,我向肇仁赔礼!”

“叔德不必如此,我是有要事相告,明天王威父亲的寿宴,是一个陷阱。”

“我已经知道,正好玄真也在,不如一起商议一下。”

李渊带着刘文静回到书房,三人寒暄一番坐下,李渊便把康鞘利的来意告诉了裴寂,裴寂笑道:“看来刘武周让突厥人不满意,所以又来找兄长,如果我没有料错,突厥人一定会答应兄长买马的要求,然后再谈下面的合作。”

李渊点点头,“合作我可以考虑,但如果是让我李渊做突厥人的傀儡,我绝对不会答应,而且突厥人条件过分的话,我同样会有所保留。”

裴寂捋须沉思片刻道:“我听说突厥人内斗正激烈,始毕可汗暂时不能率大军南下,所以才想着先扶持亲突厥的势力,我相信这个时候突厥人不会提太高的要求,只会让我们名义上归顺突厥,或者施以小恩小惠拉拢,可一旦他们的内部矛盾解决,突厥军队一定会大举南下,那时就会提出我们承担不起的要求,突厥虎狼之心,我们必须要悉以洞察!”

李渊默默点头,裴寂果然看得透彻,自己要加倍当心了。

这时,李渊见刘文静一直沉思不语,便问道:“肇仁在想什么?”

刘文静笑道:“叔德考虑过如何对付王威和高君雅吗?”

李渊将刘文静视为谋士,既然刘文静这样说,说明他已胸有成竹,李渊连忙道:“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肇仁说说你的想法?”

刘文静微微一笑,“我在想康鞘利临走时说的那句话,如果我没有猜错,刘武周很可能已在突厥的支持下造反了,如果今明两天马邑郡方面传来消息,叔德不就正好有借口率军北上吗?”

李渊若有所思,他明白刘文静的意思了,只要自己趁此机会牢牢把军权抓住,这盘棋就活了,刘文静这一步棋走得妙啊!

旁边裴寂也笑道:“王威有圣旨,我们也可以有圣旨,到时谁能辨别真假?”

三人大笑,李渊此时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已胸有成竹。

。。。。。。。。。

当天晚上,马邑郡传来消息,马邑郡鹰扬郎将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起兵造反,占据了马邑郡全境,消息在第二天传遍太原,顿时满城皆惊,李渊立刻召集诸将商议军情,决定亲率大军讨伐刘武周,李渊同时又传令离石郡,调五千离石郡郡兵前来守卫太原城。

由于局势紧张,郡丞王威便取消了原定于当天晚上的寿宴,官房内,王威和高君雅焦急地商议对策,马邑郡突来的变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两人只得重新制定新的计划。

王威忧心忡忡道:“送密旨之人告诉我,圣上欲图李渊之事极为隐秘,连裴矩都不知道,李渊应该还不知情,只是苍天不助我们,居然让马邑郡出事,现在李渊已在军营,我们该如何杀之?”

高君雅沉思片刻道:“圣旨必须在李渊不掌军权才能公开,否则一旦翻脸,他手握军权,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

“我也知道不宜急于翻脸,但圣上要求我们立刻拿下李渊,我们也拖不起啊!”

王威暗暗叹息一声,他负手走了几步,忽然回头问道:“李渊准备什么时候出兵北上?”

“他给我说三天后出发。”

高君雅感觉王威似乎有了想法,便期待地望着他,王威笑道:“我想起一事,后天就是晋祠大祭,他可以不来参加寿宴,但晋祠大祭他却不能不参加,我们可以在大祭之时下手。”

“可如果李渊找借口不来怎么办?”

“他是那么在乎名望的人,晋祠大祭怎么能不来呢?”

高君雅大喜,连忙道:“我手上有五百亲兵,兵曹参军田德平是我心腹,这五百人可以交给他统帅。”

。。。。。。。。

这两天李渊一直在城外军营内,由于准备北伐刘武周,军队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任何闲杂人不得入内,李渊又命高君雅准备接手离石郡的五千郡兵镇守太原城,这样便将所有军队都调入军营,使得高君雅手中暂无一兵一卒。

这天上午,郡丞王威派人送来信函,明天要举行晋祠大祭,邀请李渊参加,李渊欣然答应,他随即让人把次子李世民找来。

大帐内,李渊对次子李世民道:“我估计王威要在晋祠大祭上对我下手了,高君雅虽然没有了军队,但他手中还有五百亲兵,我们必须要掌握这五百亲兵的一举一动,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

“孩儿遵令!”

李渊摇摇头,“我不想听你说遵令,我想知道你打算怎么办?”

李世民沉思一下道:“孩儿想从率军之将入手,率领这五百亲兵之人,必然是高君雅最信任之人,无非是三人,偏将赵平焕曾经两次醉酒误事,关键时刻高君雅不会选他领兵,妻弟韩顺倒是精明能干,但我听说他已护送高君雅妻子去了洛阳,目前不在太原,所以只能是兵曹参军田德平,此人和武世叔关系不错,我想武世叔一定知道他的弱点。”

李渊欣慰地捋须点了点头,有子如此,夫复何忧!

。。。。。。。。。

傍晚时分,兵曹参军田德平匆匆走进了位于城北的一家小酒肆,田德平年约三十岁,太原本地人,十分精明能干,深得高君雅信赖,是高君雅的心腹之一。

但只要是人就有弱点,田德平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他父亲田渠却是个嗜赌如命之人,不但将家产挥霍殆尽,还背了一屁股赌债,隔三岔五来找儿子要钱,令田德平不胜苦恼,他只得找身家巨富的铠曹参军武士彟借了几次钱。

今天下午,田德平得到武士彟的消息,可以再借一笔钱给他,尽管田德平知道现在不是露面之时,但为了让父亲摆脱赌债,他只得独自一人来到城北小酒肆。

田德平走进酒肆,伙计认识他,一指里屋笑道:“武爷在里面呢!”

田德平点点头,快步走向里屋,他一掀帘子走了进去,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不由愣住了。

572。第572章 晋祠大祭

只见房间里坐着两个人,一人是长得高大胖壮的武士彟,而坐在正中的年轻人,却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田德平忽然意识到上当了,他转身要走,两名彪悍的大汉闪身而出,堵住了门。

“田参军既然来了,为何不坐下喝一杯?”李世民满脸笑容道。

田德平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自己明明知道现在不能出门,却还是上了套,父亲真是害死自己了。

无奈,他只得拱手行一礼,坐了下来,“二公子找我有什么事吗?”

“田参军心中应该比我清楚。”

沉默片刻,田德平冷冷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不想背叛高将军。”

“你不想背叛他就是送死,你以为明天晋祠大祭我父亲会束手就擒吗?既然我坐在这里,那么高君雅的一切阴谋我都已了如指掌,只是我父亲不想造太多杀戮,徒增罪孽,让我用最小的代价来解决这件事,如果田参军不肯合作,那今晚就是血腥之夜。”

田德平一时语塞,对方什么都知道了,高将军的谋划还有什么意义?

这时,武士彟取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露出了黄澄澄的十大锭黄金,武士彟将黄金一分为二,“我知道你父亲在外面欠的赌债你一辈子也还不了,这里是一千两黄金,我一分为二,你就有两条路可走,五百两黄金先拿去还你父亲的赌债,然而你再选择,拿走另外五百两黄金,你可以带父母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前提是你要把五百人的藏身之地告我们,如果你不愿意远走高飞,那你也可以选择效忠李公,相信以李公的厚道绝不会亏待你。”

田德平低头不语,这时,李世民将五百黄金包好,塞给田德平,“这点钱给你去还父亲赌债,田参军请走吧!我不想趁人之危。”

李世民随即令道:“闪开一条路,让田参军离去!”

两名大汉立刻退了下去,田德平颤抖着手,他忽然跪了下来,双手抱拳道:“田德平愿为公子效力!”

李世民嘴角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连忙扶起田德平,“田参军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

晋祠大祭是太原城乃至整个并州的大事,早在几个月前官府就开始筹备,从各郡各县的世家大族纷纷派代表赶来参加祭祀大典。

一早,高君雅和王威先一步抵达了祠堂主祭广场,广场上排满了百余张坐榻,祭祀主事领着数十名手下正在忙碌地布置最后一处场地。

这时,一名随从匆匆走来对高君雅低声说了几句,高君雅点了点头,低声令道:“只要正主一出面,就立刻动手抓人!”

随从匆匆走了,王威小声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田德平已率五百人潜伏在祠堂外的山林内,只要那个人出现,就立刻动手!”

王威忽然拉了一下高君雅,高君雅一回头,这才发现李渊就在自己身后不远处,正和一些乡老寒暄,高君雅的脸色霎时间变得惨白,李渊居然先到了,为什么田德平不抓人?

这时,王威笑呵呵迎了上去,“李公百忙之中抽空前来,真是不容易啊!”

李渊微微笑道:“虽然明天就要出兵了,但晋祠大祭是大事,我无论如何得参加,只是时间不会太长,请王郡丞见谅了。”

“不妨!不妨!李公能来就是给足面子了。”

三人走上台阶,在贵宾席上坐下,有侍女给他们上了茶,三人又寒暄几句,高君雅有点坐立不安,刚才他又悄悄下令,命令田德平过来抓人,但田德平却始终没有露面,高君雅不由暗骂田德平办事不力。

忽然,远处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只见一群士兵押着一人正快步走来,王威和高君雅都吓了一跳,却发现被抓之人他们都不认识,两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士兵将满身血迹的男子押了上来,李渊怒道:“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将领单膝跪下禀报,“启禀使君,我们抓住了一名刘武周的信使。”

“什么信使,刘武周要给谁送信?”李渊不解地问道。

将领取出一封信呈给李渊,又看了一眼王威和高君雅,李渊看了看信皮,不由吃惊地站起身,向后退了两步,指着王威和高君雅怒斥,“你们。。。。。好大的胆子!”

王威看了一眼信皮,头脑里不由‘嗡!’的一声,几乎要炸开了,只见信皮上写着,王郡丞,高将军亲启,落款是:刘武周敬上。

高君雅大怒,“这是血口喷人!”

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李玄霸忽然出现父亲身边,他一挥手,旁边冲上十几名士兵,将两人牢牢按住。

王威忽然明白过来,刚要大喊,牙关一痛,下巴已经脱臼了,使他一句话说不出来,有人从他怀中迅速抢走了密旨,高君雅也被拧脱臼下巴,双手被绳索牢牢捆绑,看起来两人似乎一切正常,却苦于有口不能言,也无法叫喊。

晋祠四周前来参礼的各大家族代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王郡丞和高将军居然被抓了。

李渊高声道:“我很痛心地告诉大家,我们这里有人私通刘武周,竟然要出卖太原城,幸亏我们抓到了信使,否则太原被刘武周抢掠屠城,在坐所有人都无法幸免,出卖太原城之人就是他们!”

李渊一指两人,“就是这两人勾结刘武周,证据确凿,我李渊绝不能容忍!”

李渊让人把刘武周的信交给众人传看,四周顿时爆发出一片怒骂声,刘武周若攻下太原,他们这些豪门大族将首当其冲。

虽然郡丞和虎贲郎将私通刚刚造反的乱匪有点不可思议,但李渊是忠厚长者,大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几名性子烈的年轻人甚至冲上来对高君雅拳打脚踢,被士兵们拦住了。

李渊心中一阵得意,在晋祠大祭上动手,简直正合他意,正好王威抬头,看见了李渊得意的眼光,他心中一阵悲鸣,江都一定有人泄露了圣上的秘密,否则李渊怎么会知道?

高君雅也忽然看见了人群中田德平冷漠的目光,他恨得想冲过去,田德平却一闪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大业十三年春天,刘武周和李渊先后在马邑郡和太原起兵,率先拉开了反隋的大幕。

.......

尽管北方的春天是极为明媚动人的季节,但大业十三年的春天对于中原地区却是前所未有的灾难,这是七十年一遇的旱灾,河道枯竭,土地龟裂,饿殍遍野,去年的存粮吃完了,但新的麦种却没有发芽,几乎所有的人都面临绝境。

在绝望面前,席卷中原七郡的数百万灾民开始求生大逃亡,灾民逃亡主要有四个方向,首当其冲是河洛方向,那边有存粮数百万石的洛口仓,有富庶繁华的京城,数以百万计的灾民向河洛方向涌去。

第二个方向是江淮方向,这也是中原灾民的传统逃亡方向,江淮有足够的水源,可以远离旱灾,水的诱惑成为灾民们最大的期盼,何况天子还在江都,难道天子不管他的子民死活吗?因此江淮地区成为灾民们仅次于河洛的第二大目的地。

徐州也是一个方向,但逃亡去徐州的灾民并不多,毕竟徐州没有多少期待感,徐州官员也没有怎么准备,导致去了徐州的灾民又转道向北,向青州方向涌去。

青州便成了灾民们的第三个方向,青州已是大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那里能分到土地,能吃饱穿暖,还能吃到羊肉和海鱼,尤其最后一条给灾民带去致命的诱惑,不管是真是假,同样以百万计的灾民向青州方向涌去。

短短半个月时间,涌向青州的灾民就达八十万人之众。

在鲁郡、在东平郡,在济北郡,所有通向青州的官道上都是络绎不绝的灾民,扶老携幼,挑着担子,拄着拐杖,苦苦前行,过了巨野泽后,沿途开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赈粥大棚,有官府大棚,有民间大棚,大棚内有忙碌赈粥的士兵和官员,灾民们终于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573。第573章 青州赈灾

鲁郡平陆县,这里是六个赈灾县中距离巨野泽最近的一个县,离巨野泽不过二十余里,这里也是灾民前往青州的最重要通道,平陆县也就成了青州最大灾民聚集点。

在平陆县以北的官道两边旷野里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绵延二十里,足足有两万座大帐,生活着三十余万灾民,但这里只是灾民的临时落脚点,他们在这里进行甄别后,然后分散到青州内部各县。

张铉率大军返回青州后,八万大军都先后投入到繁重的救灾行列之中。

张铉在数十名骑兵护卫下,在一顶顶大帐中穿行,男人们聚在一起商谈着未来的生活,女人们则在忙碌洗衣,一群群孩子在帐篷之间捉迷藏玩耍,整个帐篷区充满刺鼻的生石灰味道,到处尘土飞扬。

陪同张铉视察帐篷区的官员是鲁郡郡丞焦文木,焦文木年约五十岁出头,十分精明能干,他也骑着马,一边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