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一千石左右。”

“一千石够了,先准备好,我们明天要带走,另外县城中可有空地驻军。”

“县城北面有座军营,只是有点旧了,如果将军不嫌弃尽管居住,大概可以驻扎四五千人,原本是罗都督修建的。”

“哦!原来如此,那就住军营吧!等会儿我派人去搬粮食。”

“不用将军费心,我马上让衙役送粮过来,再让城中大户凑几口猪羊犒军。”

张如宾知道他们是怕自己士兵趁机抢掠,便呵呵笑道:“既然如此,就有劳县令了,我们住一晚就走,不会扰民。”

张如宾令军队进城,直接去北城军营入住,又让士兵不得扰民。

五千唐军浩浩荡荡进了城,城内一片漆黑,家家关门闭户,连窗户也关闭严密,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五千唐军也没有扰民,直接进了紧靠北城前的军营。

县令又带了数十名衙役以及百余名青壮,赶着大车给军队送来数百石粮食,另外,几家大户凑了三十几头猪羊以及数十桶酒给军队送来。

张如宾见县令颇为知趣,考虑很周全,心中十分欢喜,便问道:“幽州情况如何?赵县令知道吗?”

“只听说涿郡那边也在打仗,具体也不清楚,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商贾过来。”

张如宾点点头,这时,他忽然发现送粮的青壮中有几人竟穿着粗劣的皮甲,心中一动,便问道:“博陵郡有郡兵吗?”

赵县令笑道:“鲜虞郡是郡治,当然有一点郡兵,县城内有五百郡兵,原本就驻扎在军营内,因为将军到来,所以就让出来了。”

说到这,他又低声道:“其实是崔家的私军。”

张如宾当然知道,很多郡都有郡兵,但只是名义上的郡兵,实际上都是各大世家的私军,挂郡兵之名,而由世家出钱粮供养,既然这里是博陵崔氏的老巢,没有郡兵倒也奇怪了。

张如宾见这些郡兵装备粗陋不堪,甚至连乱贼都不如,一个个粗头笨脑,畏手畏脚,便没把他们放在心上,随即嘱咐县令道:“他们夜里可以维持县城秩序,但城墙和城门改由我的军队控制,明天我们走了后再交还给你们。”

“一切由将军做主!”

唐军煮饭吃肉,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后才渐渐安静下来,各自回营房睡觉,南北两座城门各有一百人看守,城墙上也有三百人巡哨,张如宾安排好后,他自己也十分疲惫了,回营休息去了。

整个县城都陷入一片寂静之中,大街小巷偶然会出现一队队穿着皮甲的郡兵,守城士兵也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各守职责。

大概在一更时分,守北城门士兵意外发现城洞内的小屋里存放着数十坛好酒,众人顿时惊喜交加,今天虽然都吃到了肉,但大户们送来的酒却没有分发给士兵,张如宾不准士兵饮酒,全部都封存起来。

没想到在城门内发现了好酒,酒味醇厚飘香,众士兵酒瘾都被勾了起来,十几个老酒鬼甚至喉咙里都急得要伸出手来,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酒坛,开怀痛饮,守城士兵纷纷加入喝酒之列,或许是酒太醇厚,很快便有人喝得烂醉如泥,躺在城墙下呼呼大睡。

北城门外,张铉率领一万士兵耐心等待着城门开启,而在城西的社庙内,三千名精锐士兵从城中各地聚集过来,由大将苏定方率领,张如宾怎么也想不到,他入驻的鲜虞县已被隋军布下了天罗地网。

这时,两名郡兵跑来禀报:“启禀将军,北城门守军大多已醉倒,几名没有喝酒的士兵也被我们弟兄控制,北门已落入我们手中。”

苏定方冷笑一声问道:“现在什么时候了?”

“大约两更时分!”

苏定方点点头令道:“可以开启城门了!”

两名郡兵飞奔而去,苏定方随即一挥手,对三千士兵令道:“跟我去军营!”

他率领三千士兵浩浩荡荡向城北军营奔去。

662。第662章 夜袭唐军

张如宾被一阵刺痛惊醒,当他睁开眼睛,一把雪亮的金背虎牙刀正压他在脖子上,刀很沉重,只需对方稍微放松力量,他的脖子就会被刀直接切为两段,张如宾吓得魂飞魄散,一动也不敢动。

苏定方冷冷道:“若不是大帅要抓活的,你连睁眼的机会也没有了。”

“将军饶命,我愿为将军做事!”

苏定方暗骂一声软骨头,但他确实需要此人,他回头喝令士兵将张如宾捆绑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五千唐军便被隋军一锅端掉,除了数十名士兵负隅顽抗而被杀死外,其余五千士兵全部成了隋军的俘虏。

五千唐军战俘光着脚,举着手,狼狈不堪地被隋军士兵从营房中押出,挤坐在冰凉的校场上,等他们的兵器盔甲全部被收走后,隋军士兵又将他们赶回营房,悉数反锁关押起来。

这时,主将张如宾被带进了一间空屋内,灯光下,房间里负手站着一名头带金盔,身材高大挺拔的隋军大将,张如宾一下子认出了对方,吓得扑通跪倒在地,颤声道:“末将。。。参见齐王殿下!”

张铉淡淡道:“我想知道李叔良军队的情况,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交代,战后我放你走,若你有半点隐瞒,今晚就是你的死期!”

“小人不敢,一定如实禀报。”

在张铉强大的气场面前,张如宾不敢有半点隐瞒,张铉问一句,他答一句,当张铉问完后,张如宾也绝望了,他知道李叔良大军将熬不过今晚。

。。。。。。。

李叔良的军队在距离鲜虞县约五十里外驻营,虽然李叔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向幽州,但他为人还是比较谨慎,在河北境地他不敢夜间行军,生怕遭遇伏击,他在一片旷野里扎下了大营。

由于没有携带营栅等辎重,李叔良便在大营四周挖了壕沟,壕沟内插满了二十万支长矛,将大营团团包围,只留一条一丈宽的进出通道,又临时砍树做了一道营门。

时间已经到了四更时分,正是两万五千大军在大营内睡得最香甜之时,大门前灯火通明,一百余名守门士兵都有十分疲惫,各自坐在地上缩成一团打盹,只有两边哨塔上有哨兵在来回踱步,警惕地望着远方。

李叔良另外还派出了两百多名外围游哨,他们骑马在四周巡视,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奔回来禀报。

这时,哨塔上一名士兵大喊一声,“是什么人?”

下面坐着打盹的士兵纷纷站起身,紧张地向外望去,只见大群骑兵向这边缓缓而来,为首骑兵大喊:“我们是外围哨兵,口令是东征必胜!”

众人顿时松了口气,口令正确,应该是外围巡哨回来了,但哨塔上的士兵却看得清楚,骑兵竟然有数百人,他心中顿时疑惑起来,对下面的当值校尉喊道:“校尉,对方有数百骑兵!”

校尉一怔,外围哨兵不是只有百人吗?多出来的骑兵又是什么人?

他催马冲出去高声喝令道:“统统站住,不准靠近大营!”

但他话音刚落,一支狼牙箭嗖地射来,正中他的咽喉,校尉惨叫一声,翻身落马。

营门士兵顿时一阵大乱,随即数百支箭射来,很多士兵躲闪不及,纷纷中箭倒地,这时,哨塔内的士兵拼命敲响了警钟,‘当!当!当!’警钟声大作,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刺耳。

这时,数百名骑兵风驰电掣般冲来,他们在唐军防御军队还没有出现之时撞开了大门,留下数十人拔掉通道两边的长矛,使通道迅速扩大,而其余骑兵则杀进了大营中,正好和数千名闻讯赶来的弓弩手迎面遭遇,双方顿时爆发了一场激战。

大地在这个时候开始颤抖起来,两万隋军骑兵如海潮一般从四面八方向唐军大营掩杀而来,裴行俨一马当先,他率领两千骑兵如一条细长的铁流奔驰在最前面,大营前的通道已经从一丈扩宽到了五丈,百名隋军在拼命拔掉插在地里的长矛,通道还在迅速扩大。

当裴行俨率领的两千骑兵如风驰电掣般杀来时,门口的士兵纷纷伏身在壕沟里,两千骑兵从他们头顶上飞驰而过。

随着两千隋军骑兵杀进大营,数千弓弩手迅速崩溃了,他们四散奔逃,狂呼大喊。

这时,沉睡中的唐军士兵纷纷惊醒,慌乱中,他们甚至来不及披挂盔甲,拿着长矛便奔出大帐,挥矛和迎面杀来的隋军骑兵交战,这时,杀进大营的骑兵越来越多,他们挥舞战槊向混乱中的唐军士兵杀去。

没有阵型的步兵远远无法和骑兵较量,唐军士兵纷纷被骑兵无情地刺翻、劈倒,惨叫声、哭喊声、哀嚎声响彻唐军大营。

李叔良催马从大帐里冲了出来,他挥舞长槊大喊:“撤退,从北门撤退!”

李叔良非常清楚,狭窄的区域内步兵无处可逃,最终只会被骑兵屠杀殆尽,只有撤退,借助夜色的掩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就在这时,数百骑兵从侧面杀来,为首大将正是骑兵主将裴行俨,裴行俨只在和敌将单挑时才会用锤,平时率领骑兵冲锋都是用一根家传的马槊,裴行俨一直寻找敌军主将,主帅有令,务必生擒李叔良,不能让他逃走。

这时,裴行俨终于发现了正高喊撤退的李叔良,凭自觉,裴行俨判断此人就是李叔良,他大喝一声,“敌将休走,把命留下!”

李叔良一回头,只见一名身披银甲银盔的隋将向自己杀来,战马极为雄健,奔走如飞,隋将身材高大,面如冠玉,同样使一根马槊,杀气腾腾,李叔良吓得一哆嗦,拨马便逃,但已经来不及,裴行俨战马极快,已经奔至他侧面,马槊一挥,用槊杆向李叔良后腰扫去,这一杆抽得李叔良痛彻入骨,马槊也脱手落地,但他死死抱住马脖子,没有摔下马。

这时,数十名李叔良的亲兵一拥而上,一起举矛向裴行俨刺来,裴行俨无奈,只得抽回马槊和数十名亲兵激战。

李叔良逃得性命,心中对裴行俨恼恨之极,他指着裴行俨大喊:“给我杀了这个蟊贼,我要用他人头来做尿壶!”

裴行俨顿时大怒,一连刺翻了五名亲兵,冲至李叔良面前,不等他反应过来,一槊将他挑下马,复一槊结果了他的性命。

李叔良的亲兵见主公被杀,都红了眼,一起杀向裴行俨拼命,这时,数百隋军骑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只片刻,数十名亲兵都被杀死,尸体堆满一地,裴行俨望着李叔良的尸体,心中略有点后悔,大帅是让他生擒此人,却被自己一怒之下杀了,但事已至此,裴行俨也无可奈何,只得令道:“将他尸体送回大营!”

随着李叔良被杀,唐军再无任何斗志,而逃跑之路也被张铉率领的数万大军封死,他们只得纷纷跪地投降,张铉也下达了命令,要求骑兵停止杀戮,将剩余唐军带出大营,这一战,唐军被杀四千余人,约两万人投降了隋军。

天已渐渐亮了,士兵们将李叔良的尸体抬到张铉面前,裴行俨单膝跪下请罪,“卑职激怒之下失守杀死李叔良,没有遵行大帅军令,特来请罪!”

张铉看了一眼李叔良,虽然他想用李叔良为条件,和李渊讨价还价,但李叔良被杀了也没有办法,好在自己手中还有数万唐军俘虏,一样可以和李渊讨价还价,张铉也并不在意裴行俨杀死了李叔良,但裴行俨违抗自己军令,这一点却不能含糊。

“如果不得不杀李叔良我可以不追究,但你明明可以不杀而杀之,违抗了我的军令,也违反了军规第一条,按军规应该严惩,看在你是初犯且情有可原,可以从轻处罚,记大过一次,你可服气?”

裴行俨知道,违抗军令是军规最严重的三大过之一,轻则降职,重则处死,而大帅只记大过一次,是轻之又轻,三次大过才降职一级,实际上就是饶恕自己了。

他连忙抱拳道:“多谢大帅宽恕!”

张铉笑了笑又道:“既然已经击败李叔良,那骑兵可立刻出发,以最快速度赶赴真定县,截断真定县五千唐军的退路!”

裴行俨连忙道:“卑职遵令!”

他行一礼便匆匆去了,张铉又回头问房玄龄:“军师觉得李叔良的尸体怎么处理?”

房玄龄微微笑道:“人是要杀,但仁义的姿态也要摆,大帅可用冰棺盛其尸送去长安,再派人去长安造造声势,我相信它会极大震慑长安。”

张铉点了点头,立刻令工匠制作冰棺,他又下令给退守栾城的罗士信,现在可以反攻土门关。

663。第663章 两封来信

在青州军的整个反击战局中,土门关是一个关键点,为了诱敌深入,土门关需要先撤军,放唐军入河北,但在全歼进入河北的唐军后,青州军又必须夺回土门关,彻底堵死这条通往河北的战略通道。

之前,罗士信不敢违抗军令,不得不撤军南下,让出了土门关,尽管军令难违,但罗士信早憋了一肚子的气,当然接到张铉收复土门关的消息后,罗士信立刻挥师北上,率六千军队扑向土门关。

这两天屈突通在紧张地筑高关墙,之前土门关关墙只高一丈,很难阻挡军队的强攻,必须将它加高到两丈,和一般的城墙相仿才能勉强有一点防御作用。

可惜屈突通的想法虽然好,但短时间完成它显然不现实,想象总是过于简单和理想化,但实际操作却是另一回事,首先需要开山、凿石、修砌,还要招募大量劳工,要当地官府配合,需要做无数细碎、繁琐的事情,仅仅将巨石拖到土门关就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人力从哪里来?物力又从哪里来?

直到这时,屈突通才终于意识到为什么土门关的关墙只有一丈高,因为仅仅修建这一丈高的关墙也要付出极大心血。

最后屈突通采用了一种折中之计,利用土袋来加高关墙,虽然效果远不如石墙,但也算一种应对措施。

可惜,就算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应对,屈突通连一半也没有能完成,因为隋军不给他时间了。

屈突通接到探子急报,隋军大将罗士信已率六千杀到了土门关二十里,并继续向土门关推进。

屈突通之所以被称为名将自有他与众不同之处,屈突通极为重视情报,而且关注情报的细节,比如一般主将只问对方有多少军队,装备如何之类,而屈突通更关心敌军主将是谁?

通过分析敌军主将,他就知道自己的应对之策,如果是王辩、李靖、徐世绩等人,那屈突通就知道对方士兵的战斗力不会太强,而对方主将是罗士信,从前的飞鹰军知名大将,跟随张铉的元老大将,屈突通便知道,罗士信手下的六千人必然是最精锐的士兵。

同时,罗士信此人被誉为霸王枪,作战十分勇猛,屈突通便知道罗士信攻打土门关必然也是以强攻为主,自己将面临一场硬战。

但相比罗士信,屈突通更担心李叔良的军队以及作为后援的桑显和之军,罗士信之前就是土门关守将,他故意撤退以让唐军能得以东进,而现在他又重新杀了回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张铉已经开始反击。

虽然罗艺那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但屈突通已经猜测到了真相,恐怕罗艺已经完蛋了,张铉大军早就到了幽州,如果是这样,李叔良孤军深入而没有人接应的话,恐怕现在已凶多吉少了。

屈突通心中暗暗叹息,本来这次东征计划是一次很有远见的战略布局,利用张铉截击宇文化及的机会杀入河北,和罗艺大军汇合,那时,张铉就算仓皇撤回河北也为时已晚。

可惜世子选错了突破方向,竟然是从河内郡进军,世子对河内郡的个人感情影响了整个大局,如果一开始就采用自己的方案,直接从井陉杀入河北,恐怕现在大局已定。

世子的方向错误虽然贻误了战机,但真正导致李叔良陷入危境的,还是唐王最后的盲目决定,唐王想通过军事上的胜利减轻政治上的压力,恐怕最后的结果事与愿违,军事上溃败,政治上也同时溃败。

就在屈突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