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东城就是三国时代的襄平城,东晋义熙六年,高句丽尽据辽东后,改称襄平城为辽东城,重新改筑,城池呈四方形,有内外两重城垣,三座城门,城垣有角楼,外城西北还有两层高楼建筑,规模宏伟,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大业九年,十万隋军在天子杨广的亲自督战下围攻辽东城一个月,死伤数万,依然没有能攻下这座坚城,最后还是沈光攀城成功,隋军最终攻下了城池。

隋军大营驻扎在距离辽东城约两里外的辽河河畔,占地约千余亩,隋军砍伐大树做成了营栅,并在营栅外挖下深沟,由于攻打辽东城不利,隋军士气有些低迷。

张铉心情也颇为郁闷,独自一人坐在大帐喝闷酒,很多事情叫做祸不单行,就在隋军攻城不利之时,南边又传来不幸的消息,南面官道爆发泥石流,一条必经的山谷被宽达两里的泥石流填满,乌骨城的粮车无法北上。

“殿下!”

杜如晦出现在帐门口,委婉地劝他道:“两军交战之时,殿下还是不要喝酒吧!”

张铉摆了摆手,将亲兵将酒具收走,他沉吟一下问道:“我们粮食还能支持多久?”

“最多五天,如果宰杀几百头运辎重的牲畜,还可以再坚持两天。”

张铉叹了口气,负手在大营内来回踱步,他当然并不是山穷水尽,他可以渡辽河去和裴行俨的骑兵汇合,但这样一来,他攻打辽东城就前功尽弃了,四千多将士也将白白牺牲,他着实下不了这个决心。

“殿下,我觉得辽东城内的粮食或许也不足了。”

“你怎么知道?”张铉回头望着杜如晦。

“我特地让士兵观察,前天城头送餐是中午和下午各一次,但今天只有下午一次,中午没有送餐。”

张铉摇摇头,“这种观察不能太当真,因为今天停战,很可能城头守军下城去吃饭了,不用再送餐上城。”

“可是他们晚上还是送餐上城的,而且今天守军并没有换岗,所以微臣才怀疑。”

张铉眉头微皱,难道城头真的粮食不足了吗?

杜如晦又道:“如果对方真的粮食不足,卑职建议佯撤,城内守将一定会派人出来打猎寻粮,我们只要抓到出城之人,城内的情况便清楚了。”

张铉也有点动心了,如果城内真的粮食将断,他这样撤走也未免太可惜了。

也罢,就尝试一下,张铉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立刻令道:“让沈将军来见我!”

片刻,沈光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大帅!”

张铉对他道:“我打算佯撤,你可率五百弟兄埋伏在树林内,如果城中高句丽军队开城出兵,你立刻杀上去抢夺城门,如果无法抢夺城门,你也要给我抓几个俘虏,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了!”

沈光行一礼,匆匆去了,张铉随即下令,“大军立刻拔营南下!”

。。。。。。。

辽东城的主将叫做宁武厉,是乙支文德的左膀右臂,擅长守城,乙支文德在率进入辽东后,便令他率一万军队守住辽东城。

乙支文德走辽东带走了大部分粮食,畜力车也全部带走,留给城内粮食最多只能支持半个月,乙支文德当然不是想让辽东城的军队粮食断绝,而是因为乌骨城会源源不断运送粮食过来,从而保障辽东城的军粮消耗。

但乙支文德做梦也想不到,就在他们刚刚渡江进入辽水,张铉的大军便杀到了乌骨城,并攻克了这座后援重城,使辽东城失去了后援,城内高句丽军队开始渐渐走向粮食断绝的地步。

虽然高句丽士兵击退了隋军的五次攻城,但随着粮食日益紧张,他们也只能支持数日了,迫不得已,宁武厉只得下令减少粮食供应,士兵一天只吃一餐,看看能不能熬到救援到来。

这天傍晚,宁武厉听说隋军已经撤军南下,他连忙奔上城头,远远眺望两里外的隋军大营,巨大的王旗已经消失了,大营门口的士兵也不见了踪影,这时,一名大将低声道:“隋军会不会是佯撤,骗我们出城,他们再杀一个回马枪!”

宁武厉点点头,他觉得很有可能,便立刻令道:“加强夜间警戒,当心隋军夜晚偷袭。”

但万一隋军真撤退了呢?

宁武厉想了想,便派出十队探子出城去四面打探隋军情报,同时让他们再从森林里猎一些鹿回来。

次日一早,佯撤的隋军从十里外又杀回了辽东城,高句丽军队没有出城在张铉的意料之中,他的将领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不过他要的情报却得到了,沈光抓到了十几名出城打探消息的高句丽士兵。

“启禀大帅,他们都已交代,城中粮食确实很紧张,不仅所有士兵的口粮被削减一半,而且上千名伤兵的粮食也停止供应,估计只能支持五天左右。”

沈光的报告让张铉忍不住一阵苦笑,他们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最多比高句丽军队好两三天而已。

沈光很清楚主帅的担心,他又道:“卑职曾在辽东城呆过几年,知道这一带野味众多,尤其盛产鹿,还有大量山药、人参、黄精等可食用的根茎,卑职愿带士兵去打猎,解决一点粮食不足的问题。”

这倒是个不错的建议,张铉欣然笑道:“那就带五千士兵去打猎,打到一只鹿赏一贯钱,以此类推!”

在重金赏赐的激励下,辽东城方圆百里内的动物都遭了殃,短短两天时间内便有上千头鹿被猎杀,另外还猎到了数百头熊和百余只虎,还有野猪、山羊、野兔、山鸡等猎物不计其数,极大丰富了隋军士兵的晚餐,使隋军士兵的军粮供应又能向后拖两三天。

入夜,张铉独自坐在大帐内看书,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奔跑之声,紧接着听见今晚当值主将罗士信激动的声音,“大帅,有重要情报!”

张铉披上一件外套走出大帐,只见罗士信身后还跟着一名士兵,张铉便笑问道:“什么重要情报?”

“大帅,新城已经被我们夺下,还送来了百船粮食!”

张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新城居然被夺下了,自己可没有派兵去打新城啊!

他急问道:“是怎么回事?”

罗士信连忙将后面的斥候招上来,斥候上前单膝跪下道:“启禀大帅,卑职是斥候军第二营校尉王苍海,我们百名斥候在靺鞨人的帮助之下夺取了新城,新城三千高句丽守军已经被全部歼灭。”

张铉喜出望外,夺取新城就意味着他们的粮食问题彻底解决了,他连忙道:“进帐细细说过我听!”

他又对亲兵道:“去把杜参军和沈将军请来。”

不多时,杜如晦和沈光匆匆赶来,沈光听说是他的部属立下大功,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大帐内,王苍海便将他们遇到突地稽使者,又扮作民夫被抓进城当苦力,最后和靺鞨士兵里应外合,一鼓作气夺取新城的经过,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张铉回头问沈光,“这个孙英可是当初抓住孙宣雅那个年轻人?”

沈光笑道:“正是此人,现在已积功升为鹰击郎将。”

张铉点点头,“此功非同小可,是辽东战役的关键一步棋,战后可升他为虎牙郎将!”

张铉又对王苍海笑道:“你也可升为鹰击郎将,赏你们百人三千两黄金,每人升一级!”

王苍海大喜,连忙磕头谢赏,这时,杜如晦沉吟一下问道:“王校尉刚才说,原本有一万守军,但最后只全歼三千人,那另外的七千人到哪里去了?”

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七千人的兵力并不少,千万不可大意。

王苍海连忙道:“他们原本是驻扎在辽河东岸,准备接应渊盖苏文的军队,但我们夺取新城后,又派人去辽河打探消息,抓到几名留守士兵后才得知,他们已经渡过辽河去柳城了。”

“他们为什么不反攻新城,反而渡河去辽东?”张铉有些不解。

杜如晦笑道:“原因我猜得到,新城守军到处抓民夫不就是为了给他们供应粮食吗?现在没有了粮食供应,又没有攻打新城的器械,他们就只能渡河去柳城投奔渊盖苏文了。”

“可是。。。。他们是怎么渡河?”

罗士信在一旁问道:“难道老裴还允许辽河上有浮桥存在?”

“我们在高句丽的仓库内发现了大量的羊皮筏子,我们推测,他们很可能就是利用羊皮筏子搭成浮桥。”

张铉沉默了,他居然把契丹人最常用的羊皮筏子给疏忽了,契丹人会用,那高句丽人一定也会用,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就不知道渊盖苏文和乙支文德手中还有多少羊皮筏子,或者契丹人会不会暗中助高句丽人一臂之力。

这时,罗士信低声提醒道:“大帅,河边还有一百多船粮食,要去看看吗?”

张铉便暂时将羊皮筏子之事放到一边,起身笑道:“现在粮食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看看去!”

714。第714章 陷入绝境

在辽东城西面的一座小山岗上,一夜之间便出现了一座高达八丈的木台,隋军哨兵站在高台之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城中的一举一动,尽管高句丽军队对这座高台恨之入骨,天天指着它痛骂,却又无可奈何。

这天傍晚,高塔上的几名隋军哨兵发现了城中异常,高句丽士兵开始有集结的迹象,哨兵立刻赶回军营报告这个异常情况。

自从新城送来粮食后,张铉的撤军压力立刻消失了,他可以更加从容地布局围困辽东城,逼迫高句丽守军不得不自己放弃辽东城。

大帐内,张铉正和杜如晦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次隋军的战略非常明确,利用隋军强大的水军优势,占领鸭禄水,将高句丽战场一分二,集中兵力全歼深入辽东的七万高句丽军队,再回头对付平壤。

目标虽然很美好,但想实现它却并不容易,尤其高句丽地形复杂,多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使最初的很多计划都难以完成,目前双方都处于混乱之中,隋军失去了和乌骨城的联系,而高句丽更是被隋军战船一切为二。

不过随着意外夺取了新城,整个战局都开始迅速扭转了。

这时,大帐外传来士兵的禀报声,“启禀大帅,有紧急情报!”

张铉走出大帐,问道:“什么紧急情报?”

“启禀大帅,高台那边哨兵传来消息,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军队已有集结的迹象。”

杜如晦从帐内走上来笑道:“看来敌军是要突围了。”

“他们能往哪里突围?”张铉冷笑一声道。

“我想应该是新城,目前他们还不知道新城已经易手,那是他们唯一能去之地,如果他们发现新城失守,那也只能想办法渡河去辽东了。”

张铉转身走回了大帐,站在沙盘前仔细查看从辽东城到新城的道路,杜如晦说得确实没有错,新城距离辽东城更近,而且道路平坦,如果昼夜行军便可以在两天内赶到新城。

张铉沉思片刻,当即令道:“让罗士信来见我!”

不多时,罗士信匆匆赶来,躬身施礼,“参见大帅!”

张铉用木杆指着新城以北的辽水道:“你可立刻率五千军赶赴新城以的辽水埋伏,若辽东城高句丽军队企图渡辽水北上,你可半渡击之。”

“卑职遵令!”

罗士信转身去了,张铉又写了一封手令,让信使立刻赶去新城送信,将新城方面安排妥当后,他随即下令大军暂时撤离到辽水南岸驻扎。

张铉并不想和辽东城守军拼命,他要的是辽东城,同时也要用最小的代价全歼这支粮食即将断绝的高句丽军队。

。。。。。。。。

夜幕悄然落下,在夜幕的掩护之下,七千高句丽军队已经在城内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杀出城,主将宁武厉站在城头上注视着城外的隋军大营,隋军已经撤走,营帐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排排粗大的栅栏。

这让宁武厉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担忧,他知道隋军为什么撤走,一定是高台上的哨兵看到了自己要突围的迹象,所以隋军撤走让自己离去。

但为什么隋军愿意让自己离去,他们不怕自己撤退到新城吗?还是他们准备在半路伏击自己?

这时,一名手下大将低声道:“将军,隋军撤退很蹊跷啊!卑职觉得其中有诈。”

宁武厉低低叹了口气,“这不是蹊跷,这就是对方公开叫板了,可是。。。。。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我们只能去新城吗?”

宁武厉点点头,“如果去乌骨城,我们大半人都会饿死在半路,去新城我们粮食正好,就算隋军半路埋伏,我们也只能突围出去了,能突围多少算多少,总比去乌骨城全军覆灭要好得多。”

“卑职明白了,将军下令吧!”

宁武厉走回女墙,对城下士兵令道:“开城门,出发!”

辽东城城门开启,数千高句丽士兵浩浩荡荡杀出了城池,沿着辽水向东北新城方向快速行军而去。

就在高句丽军队刚撤走,一支两千人的隋军在大将秦用的率领下便进驻辽东城,占领了这座战略地位重大的城池,而张铉则率两万大军不紧不慢地尾随在高句丽军队身后十里之外。

......

两天两夜后,一路强行军早已筋疲力尽的高句丽军队终于抵达了新城,他们粮食已经耗尽,虽然将领有一点沿途打到的野味补充,但士兵们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每个士兵都饿头晕眼花,他们对新城充满了渴盼,就仿佛城内堆满了米饭和面饼,还有热腾腾的肉汤。

但现实却是残酷无情,中午时分,从辽东城过来的七千高句丽士兵终于抵达了新城城下,但迎接他们的不是米饭和面饼,而是一支支冷冰冰的箭矢和城头飘扬的隋军青龙战旗。

所有高句丽将士都惊呆了,他们无法想象比他们还要坚固难攻的新城竟然已经失陷。

几乎所有人都回头向主将宁武厉望去,宁武厉呆呆地望着城头,半晌,他才无力地下令道:“军队返回树林暂时休息!”

高句丽军队退到了三里外的一片树林之内,士兵们躺在树下,绝望无助地忍耐着腹中的饥饿,而在一顶小帐内,宁武厉正和几名主要将领商量对策。

“我听见有人在抱怨我们不该放弃辽东城,好像责任应该由我宁武厉来承担,但这些狗屁话我不想再听第二次,谁有种就饿死在辽东城,不要跟我出来!”

“将军,没有人会抱怨将军,大家心里都明白,乙支大将军把大部分粮食都带走了,结果乌骨城的后援粮食却没有送来,责任应该在乌骨城那边。”

“这和乌骨城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如果我没猜对,乌骨城已经被隋军攻克,否则这支隋军是从哪里过来的?”

宁武厉看了众人一眼,又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已经粮食断绝,新城却又失陷,我们该怎么办?”

帐内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片喧闹声,紧接着有不少人惨叫,众将都吃了一惊,慌忙走出营帐,却没有发现有隋军来袭的迹象,宁武厉顿时怒道:“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百勇跑来禀报,“禀报将军,刚才有数百人争抢一株果树发生火并,死了十二人。”

宁武厉和众将快步走到发生冲突的果树旁,这是一株不知名的果树,大树顶端还剩下几个青涩的果子,其他枝桠都变得光秃秃的,地上躺满了受伤的士兵,正在痛苦呻吟,另一边则放着十二名士兵的尸体,个个全身血肉模糊,而远处的树林内站满了高句丽士兵,所有人都目光阴冷,脸上挂着不满之色。

宁武厉将已涌到嘴边的怒斥又强行吞了回去,他已意识到如果自己出手惩处,恐怕会激起兵变。

想到自己还有渡河的羊皮筏子,宁武厉终于下令道:“把剩下的米熬成稀粥,每人吃一碗后去辽水渡河!”

这个命令让将士们一片哗然,士兵们纷纷用逃亡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宁武厉心硬如铁,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