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雪-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西军的辉煌时代一度把西夏打到了亡国边缘,可也没有成功。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帮助西夏存活,一直到那所谓的上帝之鞭的时代,连上帝都被打了,西夏自然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现在。是大宋刚刚浴火重生,重新走上兴盛道路的开端,西夏不可能没有察觉,或者说,正是因为西夏人察觉了大宋目前表面强盛内里极端空虚的状态。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进攻。

这就是西夏最讨厌的地方,或者说是西夏政府里的汉奸最讨厌的地方,西夏政府有不少陕西和蜀中的落第汉人士子任职,他们才是大宋真正的对手,土生土长,熟悉地理环境,心思缜密,还往往有些人真的具有相当的军事和政治才华,让宋政府不厌其烦。

这几年随着宋金战争和大宋的浴火重生,封锁边境的西军已经很久没有听说有士子叛逃入西夏了。赵桓的新政府刚在北京立足就召开了科举考试,号召全天下士子都来考试,刚刚裁撤了一大批老旧官僚的新政府十分需要热血的年轻人的加入,这也是一个机遇,说白了,如果不是在大宋没有前途,没有士子愿意叛逃入西夏。

激烈的竞争伴随着超高的淘汰率,不是每个士子都能做官的,高识字率对政府来说是好事,但是对民间读书人来说。那只能代表着竞争的激烈,一些运气不好以及才华不够的士子,无法做官,但是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不会营生,难以过日子,政府也不管不顾,强烈的愤怒之下,投奔敌国也就是难免的事情了。

这批汉奸有相当的素质。长期和官府打交道也让他们洞察了宋政府的本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时代的宋夏战争中宋屡屡吃亏,就和这批人脱不开关系,而目前并没有士子进入西夏做官,也就是说,洞悉了大宋目前本质情况的,是一些很早以前就叛逃入西夏的士子。

这一次,可能只是试探,或者说是一场赌博,他们赌的就是大宋无力出动大军来对付他们,只能小打小闹,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放心的纵兵抢掠,回到之前美好的日常生活中,因为之前被西军打得太惨,损失太过惨重,西夏根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实力,没有外部血液的接入,他们活不了多久。

这也是铤而走险,无奈中的求生手段了。

和西军打仗的时候大宋也把每年会给他们的岁币停掉,宋金战争期间和之后,赵桓完全废除了和西夏的一切条约,下令西军封锁边境,不给西夏任何东西,被宋军打得那么惨,还得不到任何东西,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西夏早就贫血了。

此时此刻,他们当真是铤而走险,但是偏偏,哪怕是放在几个月之前,总动员时期的西军也能凑出一批军队征讨西夏,但是如今确实不行了,军队出动没有钱粮,根本打不了仗。

看着岳飞他们一脸不甘心的模样,岳翻却突然的想到了之前来到北京投诚的辽东部族联盟,照理来说,干掉女真之后的辽东,他们没有天敌的存在,女真的霸权不复存在,大宋却不会直接派兵占领那些地方,占领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当下,他们全盘占据了女真的全部遗产。

说遗产或许是有些早了,但是抢到了女真大部分的财富是一定的,大宋的一千战士全部战死,没有任何战利品被送回来,毫无疑问,都被这些部族的人拿走了,仅仅是一个完颜宗辅,哪里足够补偿?完颜宗辅的判决已经下达了,凌迟,古老而残酷的刑罚。

大宋本来不存在这个刑罚,早些时候五代十国的残酷刑罚都被赵匡胤废除了,彰显大宋的新气象,而赵桓决定对罪大恶极之人施以凌迟,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目前的决定是,凌迟只对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的战犯使用,不适用于大宋律法。

所以,若要大宋为他们提供庇护,就要拿出最直接的诚意,一个完颜宗辅是不够的。

想到这里,岳翻立刻开口:“陛下,若是一场国战,臣无论是有多大的本事也无法提供西军足够的粮草,这不现实,大宋根本承担不起,强行出战,必然伤筋动骨,智谋之士不为也,但是若是一场中等规模的反击之战,打上三五个月,狠狠的教训一下党项贼人,或许臣还是有办法的。”

群臣精神为之一震,赵桓面色一喜,连忙开口道:“岳卿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岳翻开口道:“党项贼此番的举措,无外乎是之前被西军打得太惨,自己已经无法恢复本身的实力,国内还有一些从大宋叛逃出去的无耻奸佞作祟,知道了大宋目前虚弱的真实情况,所以打算占占小便宜,他们也是在赌博,就是再赌大宋无力讨伐他们,就算是有力量,也要放在对付女真人之上,绝对分不出精力来对他们。

所以,他们在赌,而一旦被他们赌对了,咱们就永无宁日了,他们会认为看穿了大宋的虚弱,会变本加厉,咱们到最后还是不得不战,这就是一场必须要打的战斗,务必要把西夏打的连他娘都不认识!才能争取足够的时间。

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大军出动所需钱粮,考虑到此战的规模,不需要出动绝对的戍边精锐,只需要从关中本地调兵就可以,规模也不用太大,若是有良将统帅,两三万兵马也就足够,这样一来,大军集结所需要的粮食就可以省下,剩下的部分,也不需要大宋自己出,咱们刚刚拥有了一批“智虑忠纯”的臣子,怎么能置之不管呢?”

岳翻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而群臣听完了岳翻的话,也瞬间明白了一些什么,赵桓立刻把目光放在了赵鼎的脸上,赵鼎也随之明悟,随后露出了苦笑:“鹏展,人家刚刚投诚,咱们就把心思打到人家身上,是不是不太好呢?”

岳翻正色道:“相公此言差矣,这些部族最是明白物竞天择之说,也更明白有得必有失一说,他们接受大宋的庇护,享受大宋子民之福,就必须要付出些什么,武威王以性命为他们扫除了女真之威胁,他们难道连一些牛羊马也不愿付出?那么多战利品本该属于大宋,属于武威王,但是咱们一点点都没看见,区区一个完颜宗辅,可入不得我眼!”

这话说的对!鲁达在天之灵,看着他们呢!

赵桓为岳翻的话点赞,立刻就定下了基调:“岳卿所言有理,赵卿,这件事情,你就去和那些部族首领商议一下,若要投诚入大宋,得到大宋的官位,成为大宋子民,赋税是必不可少的,更别说武威王立下如此大功,自然战利品无数,大宋悉数赏赐给他们,他们就不该表示一二?”

不错,赵桓已经深得帝王厚黑术之精华所在!

老实本分的赵鼎看了看精明过人的岳翻和突飞猛进的赵桓,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正打算争取一下的赵鼎,一转头又看见了军方大将们通红的眼睛,枢密院属官们不善的神色,浑身一哆嗦,也没敢说半个不字,只好应诺:“臣必不负使命,两三万人之战,臣,必让辽东部族出力不可!”

恩,这才是真正的宰相,岳翻点赞!

沐浴在大宋文明之光辉下,又如何能不付出一些代价?这些家伙吞掉了女真几乎全部的财富,定然是脑满肠肥的状态,不出些血,怎能抚慰大宋君臣饥渴的肠胃?所以,敲诈一些牛羊马,敲诈一些钱财作为此次作战的军用物资,自己再提供一些粮食,两三万人的战争,其实也就那样。

岳飞立刻把自己的奏折呈上:“陛下,此战是西军之责任,臣既为西军总帅,责无旁贷,臣已拟好作战计划,原本是为十万人准备,虽然现在只有两三万人,后续灭国之战也就没有必要了,但是前面反击之战,还请陛下阅览,臣请往长安,坐镇指挥,必叫党项贼军片甲不得还!”

三百五十五西夏生命的倒数计时(三)

岳翻的策略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赵鼎只是因为自己的节操值太高所以难以启齿而已,其实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来往,完全不需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的,只要竭尽全力的为自己谋利益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管他死活?

赵鼎这样节操值满满的宰相在大宋朝还真是不太多,赵鼎对自己人很温和,对外人似乎也不强硬,所以和那些部落的首领们相处的比较愉快,让他去做这种事情还真是有些勉强了,但是朝廷里没有更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出面去做这种事情了。

岳翻自己被岳飞拉到了枢密院,也不管身为东府二把手的岳翻是否应该避嫌,照理来说迁都以后,东府和西府都不相互参合了,但是东府二把手岳翻偏偏又是闻名天下的名将之花,为政从军都是一把好手,于是大家也就不避嫌了,直接把岳翻拉到了枢密院里面。

枢密院的一把手吴用还曾经是岳翻的属下,虽然如今时过境迁,但是吴用仍然认同岳翻的能力和远见卓识,岳翻告假回家的时候皇帝所送来询问的事情,就有一部分是枢密院难以抉择的问题,宗泽也和吴用相交深厚,非常赞赏岳翻的才华和品行,加上岳翻和宗泽一样,也是从文臣转职为武臣的,只不过现在他的才华太高,不用来治国太浪费了。

即使如此,枢密院上下也一直认定岳翻的军事水准非常高超。加上岳翻本人傲人的战绩,人们都很信服岳翻做出的决策。皇帝也就不多说什么,其余东府的职官没这个本事就乖乖的该做什么做什么,仿唐贞观例,文是文,武是武,两不相干。

再者说了。朝廷里那么多需要文官处理的事情。重建,改建,契丹遗民等问题,足以让所剩不多的文官们焦头烂额,他们可没有闲心思去参合军务,赵桓把政务交给赵鼎去全权处理,就带着岳翻一起到枢密院商议军机,很有当年赵光义的架势。

“总而言之,这不是一场灭国之战。大宋没有灭国之战的物资准备,即使有这样的军力,也没有物力,军力要建立在物力之上。没有物力支撑,军力再强也发挥不出来,所以,诸将必须要谨记一点,此乃反击战,不是灭国战,务必严格按照既定目标执行!

执行任务时。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但是任务一旦成功结束,你们就要立刻停止进军,转为就地设防,绝不可冒进一步,否则,即使有功,定斩不慑!”岳翻手里拿着一根长棍,很严肃的对众将发布最重要的指令,威严的气势让赵桓非常满意,不由得点点头,继续听着枢密院的计划。

吴用站出来,站在岳翻的左边,拿着长棍指向了西北:“党项贼人目前还是试探之战,被张宪将军反击一次之后,已经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就地驻扎,呈观望之态,我猜想,他们也在犹豫不决,是要继续进军,还是停止前进,但是按照分析,继续进军的可能性极大。

枢密院已经下发指令给张宪将军,令其就地设防,只许守,不许攻,其他无关紧要之地可以丢弃,造成我军军力不济之假象,引来党项贼更大规模的进攻,尽可能的将其国内的机动兵马抽调一空,而张宪将军目前的任务就是保住几处战略要地不失,不让党项贼长驱直入,在岳飞将军抵达长安之前,不可擅自妄动。

岳飞将军集合主力准备好作战之后,党项贼是否增兵进攻也就是定局了,那时,无论党项贼是否增兵,我军的主要目标,都是把这支来犯之敌,一口吃掉!诸位,宣和年末的大战之中,西军曾长驱直入党项贼国境数百里,几近抵达兴庆府,在这些地方也设立大量城堡,作为防御之用,而现在,这些城堡就是咱们全歼这些党项贼的制胜法宝……”

吴用侃侃而谈,军事能力一览无遗,诸将仔细地听着,赵桓和岳翻也在仔细地听着,听到有些争议的地方,岳飞和宗泽会站出来进行质疑,吴用会着重指出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所在,宗泽的军事水准不算太高,往往不能发现问题所在,岳飞却是天生名将,一眼看出吴用战略部署的缺失所在。

吴用估计西夏政府军最多不过十万之数,抽调出来作战的兵力最多不会超过七万,这是极限之数,岳飞却认为这是小瞧了党项人的战争发动能力,党项贼人虽然建立国家,设立和大宋差不多的政治制度,但是他们的本质还是蛮夷,没有脱离部落制度,各个豪族大姓本身具有的私兵数量是超乎想象的。

正规军损失惨重,但是豪门大族的私有力量并没有太多的损失,党项皇帝只要肯付出代价,一狠心,几万军队拿得出来!

西军攻伐党项贼之时,屡屡击破之,但是实际杀死的党项军队数量,并不算太多,若西军要对党项人发动灭国之战,二十万军队,党项人绝对拿得出来,不是灭国之战这样的程度,十万军队,对党项人来说,虽然伤筋动骨,却也不是拿不出来,咱们不能太小看党项人。

女真人西征的时候为何不顺手灭掉党项人?那个时候党项人已经被咱们打得很惨了,就是因为党项人不仅穷且刁蛮,而且还有相当的军力在手,女真人觉得得不偿失,这才放弃了党项人的作战计划,大宋富的流油,用手摸一把都黏糊糊,党项人一棍子打下去只能打出屎来,你说你是打大宋还是打党项?

吴用设计的作战计划虽然有理,但是力度明显不够,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要加强力度,加强军力和打击力度,包括西军边防军在内,起码需要五万军队才能起到效果。

吴用不这么看,既然是反击之战,没必要把问题看得太严重,如果打得太凶,一旦军粮耗尽,党项人还不退军,那就完蛋了,整个西北防线都要崩溃,你们要是深入的太远,没粮食运输了,那也是全军覆没之死局,你承担得起?

岳飞摇头,不能把敌人看得太简单,我是西军出身,和党项人交手数年,大小战斗不下五十次,我对党项人的了解远胜于你,他们没那么容易死心,也没那么容易被打败,否则,好水川,永乐城那样的大败,岂是寻常敌人可以造就?

党项贼是国敌,不是小打小闹!

两人争执不下,军中战将也各有看法,一时间争吵声四起,赵桓皱起眉头,怒喝一声:“都给朕闭嘴!军国大事,岂容意气之争!”

赵桓的威严越来越盛,诸将诸臣,纷纷告罪,赵桓摇了摇头,把目光投向了岳翻:“岳卿,你来说说,该怎么处理此事?朕以为,吴卿和岳将军所言都有道理,该如何决断呢?”

赵桓习惯性的向岳翻询问,认为可以得到正确的解答,岳翻也屡次不负所托,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一次也不例外,岳翻综合判断了一下,觉得根据历史上多次双方交战的情况来看,岳飞的策略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判断。

“党项贼貌似虚弱,实则还有相当实力,之前的颓势让他们以为我们认为他们很弱小,但是党项贼奸诈狡猾,仁宗皇帝时,大宋就屡次被党项贼欺骗,党项贼内部也有不少原大宋落第士子投效,十分猖獗,但是他们很明白大宋的虚实,说不定正是以示弱之计诱使大宋小瞧他们。

实际上,他们已经暗中准备好了相当的力量,诸位是否还记得三川口和好水川之败?我军都是先胜后败,屡次被党项贼示弱之计所骗过,最终惨败,党项贼之狡猾,我等绝对不能小瞧,更不用说目前我军缺乏物力,能调动的军队仅此一支,更容不得半点携带,因此,本人比较倾向于岳飞将军提出的加强力度的想法。”

岳翻是秉持着公正之心所做出的判断,吴用仔细看了看地图,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有这种可能,党项人的行动有些诡异,一战之后就没有继续进攻,照理来说,不该如此,除非他们在等待更多的军队来支援。

赵桓细细思量了一下,点了点头,开口道:“朕以为岳卿的话很有道理,大宋和党项贼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