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雪-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桓细细思量了一下,点了点头,开口道:“朕以为岳卿的话很有道理,大宋和党项贼也算是积怨颇深,近百年来,不断征伐,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结果,朕一直觉得奇怪,大宋堂堂大国,却被区区一西贼胁迫至今,尤其是目前大宋已然击败女真,有更强的军力,没有理由不能灭掉西贼。

只是大宋目前还缺少军用物资,缺少粮食,不能这样对付西贼,只是,西贼还是一样的狡猾,三川口、好水川、永乐城,数次大败,朕觉得十分心痛,所以,无论如何,诸位也要谨慎对待,岳卿所言,诸将必须牢记心中,必须严格遵守军规,否则,纵使有功,也定斩不饶!”

赵桓一开口,诸将肃然,纷纷应诺,绝对不贸然行动。

赵桓下令西军总帅岳飞全权负责此战,定要击退西贼大军,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三百五十六赵桓十分羡慕岳家

领了皇命之后,诸臣诸将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出兵事宜了,虽然此次不从燕云调动大部队,但是岳飞还是准备从林冲那里要来一千精锐骑兵一起南下,这是岳飞的习惯,之前每一次出兵作战,一定会带着一千多精锐骑兵作为护卫亲兵,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最关键的时候,他亲自率兵冲锋。

岳飞是骨子里的武将,大宋的第一军人,战场是他的归宿,死战是他最向往的事情,但是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赵桓屡次对岳飞喜欢亲自率兵冲锋的事情表示不满和谴责——爱卿柱国大将,全军总帅,岂可亲自冲阵?若有万一,大宋何为?

你是大宋最重要的大将,第一名将,也是我最信任的将军,你更要爱惜自己,须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若是没有你,给我一万兵马也没有任何意义,有了你,给我一千兵马,也能发挥出一万兵马的作用,所以,爱卿,朕不允许你亲自上阵搏杀!

岳飞是忠心耿耿的,从他读过的第一本书《论语》开始,他就把忠诚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之一,人生在世,信义为本,忠诚就是信义最重要的一环,所以他对赵桓非常忠心,赵桓对他说的话,也很有说服力,他答应了赵桓,从此不再自己一人亲自冲锋陷阵。

不过他还是钻了一个小空子,他不自己一人冲锋陷阵。而是带着一千名精锐骑兵一起在最重要的时候冲锋陷阵,激励全军士气。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让赵桓颇有些哭笑不得,有心斥责,但是岳飞的忠直憨厚却让赵桓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有岳飞这样的将军是他的幸运,他不舍得斥责岳飞。

所以。他专门从原先岳翻的亲兵队伍、现在自己的亲兵队伍里面选择了一个之前作为自己副侍卫长的优秀军官做岳飞的贴身亲兵队长。无论何时,都要紧紧跟随着岳飞,同时拨付皇家卫队五十人作为岳飞雷打不动的亲兵队伍,满大宋只有岳飞一人得到了这样的待遇,可有五十人的持械部曲随时听命,完全属于岳飞的亲兵。

赵桓知道自己无法制止岳飞骨子里的武将性格,那么就做好最完全的保护就是了,所以他亲自下令,允许岳飞每次作战之前从戍边精锐里选择一千名精锐骑兵作为随身护卫。保护自己,也就等于是默许了岳飞亲自冲锋陷阵的举措。

这样做,只是因为岳翻说,对于一名骨子里的纯粹将军来说。不能冲锋陷阵,比杀了他更痛苦。

岳飞雄心万丈的准备启程前往长安,坐镇指挥这场反击之战,不过在离开之前,肯定是要和家人聚一聚,说说话,让他们放心。不要担心自己,所以岳飞让自己的几个亲兵去菜市场买了些好菜,打算带回去让自己的好弟弟亲自下厨。

岳翻厨艺精湛,这一点是最让金芝和岳妈妈觉得郁闷的事情,明明是男人,明明岳翻如此操劳国务,连吃饭的时间都要挤出来,她们却依然无法在厨房压制岳翻。

靖康三年时,赵桓有幸亲自品尝过岳翻的厨艺,岳翻给胃口不好的赵桓做了一道开胃汤和几道小菜,赵桓大为惊叹,连吃了两大碗米饭,不过,作为国朝副相,岳翻亲自下厨的事情有些耸人听闻,所以赵桓一直将之视为机密,除了他本人和岳家人之外,无人知晓。

不过让大男人去菜市场买菜,尤其还是精锐的百战悍卒,亲兵们多少有些郁闷,天底下哪有男人去菜市场买菜的道理?所以一个个拉长着脸,不爽的很,岳飞笑着一脚踹上去:“一群杀才!不去买菜的话,今晚六郎亲自下厨你们就别想吃!一口汤都不给你们喝!”

六郎下厨?

亲兵们顿时就来劲儿了——这些亲兵被赵桓亲自下令赐给岳飞,已经是岳飞的私人部曲,不听皇帝命令,所以完全可以信任,加上他们都是岳翻从吉州带出来的老兵,对岳翻也很忠诚,这五十名持械部曲,就是岳家的家族部曲了。

他们都知道岳翻的厨艺是多么精湛,甚至于他们都觉得惊叹,六郎这样文武全才的人还有时间学习厨艺吗?说实话,若不是从小到大见到了岳翻的种种神奇之处,岳飞也不信,都是武艺精湛的人,岳飞的手只能拿大砍刀,拿了菜刀也是要上战场砍人的,岳翻就能把砍刀和菜刀玩出很多花样来,砍人是一把好手,不在岳飞之下,厨房里切菜的刀工也是精湛的令人惊叹。

当然了,岳翻国务繁忙,一年到头也没几天休息的日子,很少有时间亲自下厨,但是每到家里人的生日,或者是重大节日,无论怎样岳翻都会挤出时间给家人做菜吃,这也是岳家温馨的一种方式,羡煞家里的下人们。

今日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但却是岳飞出兵作战之前的最后一晚,这一去,回来就要至少半年以后了,所以岳飞打算过分一次,让岳翻亲自下厨,岳翻也答应了。

等两匹马身上驮满了菜,岳飞哭笑不得之后,一群人才回府,到了家门口正准备进去,岳飞却看到了一个意外的身影,曾经来过自己家里面拜见岳翻的一名文职官员,叫做张浚,现在在户部供职,是一名很精干的官员,能力很强,年纪轻轻就是四品官员,被岳翻亲口称赞过。

而且岳飞还知道,当初东京之战,率领百万难民从东京逃跑到应天府的两个主要领袖,就有一个是张浚,另一个人当时是太学生,名叫陈东,如今在枢密院供职,也是一名很精干的官员,被吴用称赞过很多次。岳飞也见过。

“德远?你怎么在此?有什么事情要找鹏展吗?”岳飞让亲兵们带着菜品先进府,自己纵马到了张浚面前。下了马,看着张浚笑道,张浚一看是岳飞,立刻行礼:“岳帅,下官有礼了!”

岳飞摆摆手:“无需多礼,来找鹏展有什么事情吗?鹏展还有些事情。不过马上就会回来。不如进府一起等等吧!”

张浚抬起头,看着岳飞,犹豫了一下,好像要开口,岳飞见状有些好奇,问道:“怎么了?有话就说啊!”

岳飞一催促,张浚狠狠心,就开口道:“岳帅,下官不是来找岳相的。下官是来找岳帅您的!”

此时,皇宫里,和赵桓商议了不少事情之后,岳翻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便起身向赵桓告辞:“陛下,今日臣家中有些事情,所以,臣要早些回去了,还请陛下恕罪。”

赵桓对岳翻是非常信任,乃至于依赖的,很多事情以赵桓的经验都不足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帮他决断,岳翻就很好的扮演了这个角色,很多时候,赵桓会按照岳翻所说的来颁布政令,当然了,赵桓如此信任岳翻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岳翻再造宋室之功。

随着赵桓的渐渐成熟,对帝王心术掌握的巧妙,赵桓已经不会单纯的靠着往日的情分来驾驭群臣,他之所以如此信任岳翻,不仅仅是往日的情分,岳翻救出他的功绩,更是因为他对家庭的眷恋,一个恋家的好男人,绝对不会做过分的事情,这是赵桓的生母说过的。

所以岳翻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赵桓说今天要早点回家的时候,赵桓顿时就明白了些什么,便笑眯眯的猜测:“莫不是鹏举要出征,便撺掇鹏展亲自下厨满足他的胃口?”

岳翻笑了笑,开口道:“兄长此去没有半年是回不来的,虽然没什么危险,但是家里又要少一人,实在是有些不舍,所以……”

赵桓温和的点点头,露出笑容,颇有些羡慕的对岳翻说道:“鹏展家中之和睦,羡煞旁人啊,高官厚禄之家,还能有如同鹏展家中一样父母健在,亲情浓厚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我都是羡慕不已,羡慕不已啊,唉,去吧去吧,好生给鹏举做一顿饭,等鹏举回来,可不是要半年以后了。”

岳翻笑着领命:“臣遵旨。”

赵桓笑眯眯地点点头,随即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开口问道:“不过,鹏展,话又说回来,令尊就没有提过分家的事情吗?孩子成年,照理来说是要分家的,岳氏没分家,朝中诸臣可都觉得奇怪了,我也觉得好奇,于理来说,朝中大臣纵使为父子兄弟,也不该住在一起,用以避嫌,虽然大家都不太在意,但是……”

赵桓所说的,岳翻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大家统一了思想。

岳翻说道:“陛下,臣一家历经劫难,还能重聚在一起,深感亲情难得,乱世之中能保全家人,父母健在,妻子不缺,更是上天降恩,父母这一辈子,是不打算让臣和兄长分家了,不忍骨肉分离,臣也不打算和兄长分家,不是不愿分,实在是舍不得这份亲情,分不开了,至于后人,那就让后人操劳去吧!”

赵桓深深叹息了一声,羡慕的看着岳翻,握住了他的手:“岳氏一门,实在令人羡慕,唉,鹏展,那就好生奉养父母,以全家中亲情吧,这一辈子,都不容易,到了还能聚在一起,是上天恩赐,难啊,难啊……”

岳翻知道赵桓目前的处境,所以笑着开口道:“陛下,说实在的,宫里那些御厨的手艺,实在是不在臣眼中,若什么时候陛下想吃些好的了,便对臣说,臣定会为陛下做一些好吃的,绝对比御厨的手艺要好!”

赵桓笑了笑,说道:“那可要小心翼翼的,只有你我二人才好,若是被其余诸臣知道,我差遣国朝副相下厨做菜,那可真是要载入史册,成了笑柄了!哈哈哈!”

说到底,赵桓真的非常羡慕岳翻,羡慕他的家。

若我也能如此,那该有多好……

三百五十七张浚从没忘记自己的诺言

听了张浚的话,岳飞一愣,眨了眨眼睛,有些奇怪,自己和张浚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去,他来找自己干什么?按理来说他这样的文官和自己这样的武将并没有任何联系,要找也是找岳翻而不是自己,所以岳飞很好奇的询问道:“德远与我之间应该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谈论吧?”

张浚摇摇头:“此事,只有岳帅能帮到下官!”

岳飞觉得很奇怪,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自己才能帮助到他?

“你且说说,有什么事情一定要本帅才能帮助你?”岳飞如此询问。

张浚咬咬牙,再次下定了决心,大声说道:“下官希望和岳帅一起,征战西北!”

“什么?”岳飞愣了好一会儿,才惊讶地询问,虽然距离赵桓下令文武不分尊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百年来的传统没那么容易就彻底纠正过来,文人们普遍还是带着一些对武人的不尊重,尤其是文人不再领兵作战之后,文人和武人之间基本上没什么太多的交流了,武人基本上只和枢密院的人交流,双方也什么直接来往。

张浚是一个正统的文官,考科举登上大宋朝堂,他有看不起武人的资本,正如同文人拒绝出任武职的惯例一样,张浚理应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张浚居然要提出加入军队和岳飞一起征战西北呢?

岳飞万分疑惑,也十分好奇。

张浚的理由却让岳飞有些为难了。

“当年,岳相公率军死战东京城时,下官在东京城头亲眼目睹了岳相公和三万健儿的死战,只恨自己没有武力,没有军略,不能助岳相公一臂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将士们战死,岳相公孤立无援,还必须要带着东京百姓一起撤离。下官痛断肝肠,数年来每日吃不好睡不好,只因在下曾经发过一个誓言。”张浚的眼睛红红的。

岳飞皱起了眉头,询问道:“什么誓言。”

张浚说道:“当时。下官眼见将士死战,便发下誓言,此生此世,若不能荡平女真,便死无葬身之地。亦不得入祖坟、祖祠。”

岳飞心中一惊,这个誓言,可算是非常严峻的誓言了,发下这种誓言,尤其是对着祖宗发下誓言的人,要是真的没做到,那以后可就真的过不了心里这关了,张浚看来也是被誓言折磨的要命,这才找来了自己,以一个文官的身份。请求随军出征。

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你的事情,本帅了解了,但是,本帅却不能轻易地答应你,首先你是文官,若要随军出征,需要一个名目,更别提你可能更希望上战场作战,那就更需要名目,甚至是放弃文官身份。成为武官,因为大宋已经没有监军这一说了,上了战场,更需要为整个战局负责。你是文官,不谙兵事,本帅为全局考虑,怎能放任你作战?”岳飞的每一句话都非常中肯。

张浚再拜:“下官这些年来,但凡有空闲,都会苦读兵书。了解兵法,寻找古战例,用于实际,还会请教一些军官相对应的兵务,不敢说多了解,但也绝对不会如同其余文官那样什么都不知道,岳帅无需太过担心。”

岳飞摇了摇头说道:“战场征战,绝非一本兵书可以概括,你若是觉得通读兵书就能征战沙场,那便是大错特错了,战场瞬息万变,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你若是完全按照兵书来作战,那结果就是纸上谈兵,必败无疑,兵书只是知识的积累,如何运用要看你自己,军阵之妙,在乎一心,如何作战,要看你自己。”

张浚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下官明白了,岳帅所言,下官谨记在心,下官的确没有经验,也没有真正的打过仗,但是,下官有这份心,下官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上战场,哪怕是为此丢弃性命,也在所不惜,下官绝不愿意作为文官碌碌一生。”

岳飞笑了笑:“你这样的文官,还真是少见,大宋现在虽说是文武不分尊卑,但是本帅也看得出来,那些进士出身的文官,多多少少还是瞧不起本帅这些没有功名的武人,像你这样把文人说的很无能的文官,还真是不多,文人可绝非是碌碌一生可以概括的,行军打仗,征战沙场,若无文人提供粮草辎重,我等还真是无奈啊!”

张浚说道:“这些道理下官都懂,但是下官依然期望血战沙场,这才不负下官男儿本色!”

岳飞看向张浚的眼光变得非常欣赏:“你能这样说,即使你是文官,即使你什么也做不到,我也觉得你有这份心,就够了,至于你想做的事情,本帅会为你写一份奏折呈给陛下,让陛下定夺,你既然有如此报国之心,本帅也不会让其付诸东流才是。”

张浚很明显的激动起来:“多谢岳帅成全!”

岳飞摆摆手,刚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岳翻的声音传了过来:“兄长?德远?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岳飞一回头就看到了骑马回来的岳翻,便指了指张浚:“正好,岳相公也回来了,鹏展,有件事情你且帮帮德远,如何?”

岳翻纵身下马,来到了张浚面前,笑着询问道:“方才看你们聊得开心,是什么事情,还要德远来找我?”

岳飞笑了笑:“不是来找你,是来找我的。”

岳翻有些疑惑:“德远一介文臣,找兄长做什么?”

岳飞不说话,只是看着张浚,张浚则回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