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四十二章 量才而用

范无病对于芯片技术本身并不了解,他只能够选择一个大的正确的方向,然后发动手下的员工和高管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如今他给了倪总每年一个亿人民币的资金使用额度,并授权给他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人才,建立芯片设计方面的班底,年薪五十万以下的人员任用,可以自行决定。

这个条件是相当优厚的,要知道很多大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就是几个亿而已,在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超过百分之三的都为数不多,范无病所给予他的条件,足以使同行们为之艳羡不已。

不过范无病处理完公司的事情,就不得不跟着蒋略跑了一趟儿朱老板那里。

邪教的事情,首尾都处理得很干净,朱老板等高层表示非常赞赏,也对范无病的策划非常感兴趣,还专门跟蒋略仔细了解过其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范无病以身犯险的事情,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了关切。

虽然首恶已经诛除了,但是留下来的各种非法组织的人员机构以及各地的产业,都很麻烦,这里面牵扯的人很多,人员也非常复杂,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问题。

因此高层经过了碰头研究之后,一致认为要想妥善地解决此事,就必须从接受这些机构和人员上动脑筋,试图将其改造成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各种有具体营销产品的商业机构,或者是交由地方改造成为正规的科学培训机构。

但是这个工程也是非常浩大的,因为此时全国涉及到的各种大一些的各种非法气功组织所办的培训点,大概有上万个之多,就算是进行合理的兼并重组,去除一些不成气候的窝点,最后留下来的有办公地址和工作人员的机构,也不会少于五百家。

这些组织已经群龙无首,但是首恶们的影响犹在,这些人员何去何从,会不会因为被随便遣散失去了谋生的手段而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会不会铤而走险做出什么比较极端的事情,都是未知之数。

而且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当地政府或者一些其他的企业来接收这些产业,恐怕会无端地生出许多是非来,各种利益的诉求会产生许多完全不必要出现的恶果。

对于人性,高层们基本上都是有过深刻的了解的,因此他们很清楚这么多的产业所能够产生的利益对于许多人所造成的诱惑有多大。

当范无病拜谒了朱老板之后,朱老板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由中央政府出面委托范无病的范氏投资集团全面接收这些产业,将其商业化运作。

“你们不是认真的吧?”范无病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心里面有些复杂的,忍不住就问了朱老板一句。

“当然是认真的了。”朱老板笑着对范无病说道,“我们几个研究了一下,这么做的安全性最高,而且你的为人呢,我们也比较信任,你是决计不会贪图小便宜而侵吞国有资产的。”

蒋略坐在一边儿,笑着喝着茶水,心想朱老板倒是将范无病的利用价值给充分挖掘出来了,不仅要借着他的手处理了邪教和非法气功组织这个老大难问题,还要继续让他发挥余热,将非法气功组织的遗留问题也给一并解决掉。

范无病有些苦恼地挠了挠头,一时之间倒是有些取决不下了。

朱老板提出的这个问题,无非就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打算将当时那些非法气功组织所占有的大型培训场所据为己有,直接变成中央的资产,另一个就是希望给那些迷途知返的人一个提供工作岗位的机会。

至于这些场地现在用来做什么,这些人要如何安排,他们就不是很关心了,但是朱老板他们也有一个底线,就是不管范无病如何折腾,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应该能够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况,不会跑出来闹事儿的。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范无病查阅了一下蒋略等人给他提供的相关人员资料,就发现一个问题,这些非法气功的习练者,基本上都是以老头儿老太太为主的,这些人当中除了一些特别痴迷的习练者之外,其他人只要经过组织劝说并解释该组织已经被依法取缔之后,自然就不会再继续了,毕竟现在这个时期,这些组织虽然已经势力很大,可是群众的痴迷程度还没有后来那么高。

但是他也注意到,各培训点的那些教师们,就是一群比较难缠的人物了。

这些人物的身份比较复杂,构成层次差异很大,但是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并不是说他们就对于这种功法非常感兴趣,而是说他们都对于金钱有极大的渴求,很多人都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下岗工人或干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都看清了自己组织的真实面目,也知道这种气功实际上就是骗人的,但是他们还对于各种培训工作乐此不彼,没有别的原因,纯粹就是因为该组织给他们的待遇是很高的。

基本上,一个基层培训点的讲师,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超过三千元人民币,这大概相当于普通城市普通职工收入的七八倍了,诱惑力自然是很大的,而更为高级一些的培训机构的讲师们,月收入很有机会过万。

如果再加上各种卖书及销售音像制品所产生的利润分润,这些人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比起同时期的大学教授们要强太多了,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给他们卖力去做。

范无病认真地研究了一下这个情况,就发觉这些人都是可以利用的,与其说他们是一些善于蛊惑人心的别有用心的人士,还不如说他们是迫于生计误入歧途的知识分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组织的发展模式跟传销有点儿类似,无非就是他们将传销的理念同宗教这种精神鸦片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已。

蒋略见范无病坐在那里沉思,变笑着说道,“范总,你想一想看,全国各地的处于闹市区的大型培训场所就有超过五百个之多,还有一些规模小一些的场所,这些资源如果用金钱来量化的话,一年的租金都要超过好几亿人民币了,现在交给你来打理,可以说是免费使用,用来养这些人应该是足够了,或者还有不少剩下的。以你范总的能力,把这里面的商业价值给开发出来,应该不难吧?”

范无病皱着眉头回答道,“难度倒是不大,只是我现在的心思不在这上面,一下子铺开这么大的摊子,会占用我自己的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衡,不划算。”

朱老板倒是也知道范无病的收入太过惊人,完全看不上这些年收入几个亿的小生意,而且范无病也担心惹上许多麻烦不好脱身,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朱老板就对他说道,“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只要你做了工作,就算是有人冥顽不灵,闹出什么事情来,也不能怪在你的头上,政府方面总是要出力的。”

“如果是这么说的话,我还是愿意协助政府解决一些问题的。”范无病一听朱老板都表态了,当即拍板道,“虽然这个工作有点儿复杂,但是出于一个满怀爱国激情的青年企业家的热心,我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了。”

“你能这么决定,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朱老板笑了一下后表示道,“过几天范亨同志要过来开会,你代我邀请他一块儿吃饭,关于磐石的一些工作,我们有仔细了解并进行推广的打算。在正式开展这方面工作之前,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私人接触,看看应该侧重于哪方面来进行宣传?”

范无病心道,如果自己不答应他们的要求,怕是这种一块儿吃饭的机会是很难搞到的,这大概就是典型的打一棒子给一甜枣儿的惯用手段了。

不过,范无病自己有一番考虑,这些大面积的培训场所,倒是自己现阶段就可以用得上的,无论是作为自己公司的专用培训场所,还是直接改建成为家电超市,都是非常方便的。

如今国内的家电品牌与洋品牌之间的鏖战正急,双方的投入都相当大,孰胜孰败对于国内今后十年当中的商业布局及家电业布局影响非常大,但是无论是谁想要占领国内市场,都不可能避开一件事情,就是谁都需要当地销售网络的支持。

全国各地大小城市当中的五百多个大型培训场所,又大多地处闹市区,用来改建成为家电大卖场,那是最好不过了。

而一旦改造成功,则每个卖场里面都需要雇佣很多导购及工作人员,这些工作职位留给那些可以将培训课上的饱怀激情极具煽动性的讲师们,是最恰当不过了。

只要将业绩跟奖励结合在一起,范无病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留住这些另类人才,为自己进去家电销售终端市场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个,也叫作量才而用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高校并轨了

“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要提。”范无病想了一下,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在当先的,否则以后再闹出什么状况来,撕破脸皮争执起来就不好了。

“先小人,后君子,应该的。”朱老板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范无病想了一下后说道,“我想知道,政府方面对于这些场所,打算交给我免费使用多久?”

“三年,不能再多了。”朱老板竖起了三根手指回答道,“而且还有一点要说清楚,如果是利用这些场所进行商业活动的话,是要依法纳税的。”

范无病哈哈笑道,“这个不用说我也知道,我们公司可是良好的纳税者,什么时候拖欠过一天税收吗?我的意思是说,三年之后,如果我们想要继续使用这些场地,则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你也知道的,如果是商业运作的话,三年时间可是收不回成本的,我必须多经营一段儿时间才能够保本儿。”

朱老板想了一下后说道,“这样好了,签一个合同,到时候就按照当地商业场地租用的平均价格来结算好了,你们具有优先使用权,只要你们拿出钱来,就可以继续使用该场地,这个承诺比较满意吧?”

范无病点了点头,旋即又皱着眉头说道,“嗯,这样也可以,实际操作上还是有些麻烦的,可惜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那你干脆把这些地方买下来开发算了嘛,反正你又不是出不起这个钱?”旁边儿的蒋略就有些怂恿地建议道。

“买下来?!”范无病想了一下之后,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那怕是要花好几十个亿的,或者更多,我可没有那个打算,最近花钱太多了,我妈叫我节制一点儿,省得到时候没钱娶老婆。”

朱老板跟蒋略听了范无病的话,顿时觉得这小子实在是欠揍,如果说他都需要为娶老婆的钱发愁的话,那别人还要打算结婚吗?简直是满口胡言乱语嘛!

于是朱老板就板着脸说道,“你是娶老婆,又不是买老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张梅同志的想法也有问题,明天我去教育部转一圈儿,看看她们平时都是怎么工作的,这种封建思想是要不得的。”

蒋略也在一边儿帮腔道,“是啊,这个思想觉悟实在是有问题,这个样子怎么好教育别人呢?张梅同志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让大家都树立这种意识,那等到孩子们长大以后,还得了啊?!范总啊,不是我说你,家长的尊严自然是要维护的,不过他们说的不对的地方,你也是要据理力争的,大节不能亏啊!”

范无病撇了撇嘴道,“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说的轻巧,要是你妈打你,你还敢还手啊?!”

停了一会儿,范无病就说道,“这样好了,先干三年,三年之后再决定是不是买下来,到时候地价就随行就市好了,反正大家都是讲道理的人,也不至于有谁占谁便宜的问题。如果我的经营向好,也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买地的价格,不会让政府觉得吃亏了。”

朱老板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地说道,“小范一向都有大局观,这是很好的。”

第二天的时候,范无病就跑到教育部找老妈张梅,这次过来倒是有为而来的。

这段儿时间里面,张梅的工作还是很忙的。

五月份的时候,中央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的决定》,动员全党和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科技进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中央和国务院总结历史经验,根据世界发展形势和中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标志着中国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这一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

因为有这个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定,教育部里面作为跟这个战略联系最紧密的一个部门,自然是责无旁贷,因此张梅作为基础教育司的司长,每天都有准备很多材料,结合上级的要求给各方面做指导,平时难得有空闲的时间。

但是实际上,张梅的基础教育司跟这方面的联系不算是最紧密的,因为科技转化生产力什么的,主要是在大学和研究所里面完成的,跟基础教育这里的联系不怎么密切,她们要做的,也就是宣传发动制造舆论,让中小学生们从下树立起这方面的意识来。

饶是如此,也是很累人的。

范无病的车上有国务院办公厅给他办理的特别通行证,因此要进教育部的大门倒不是什么难事儿,可以说是畅通无阻,门口的警卫还得给他敬一个标准的礼,以示尊重。

教育部在各部委中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大部,因此以前就有总理兼任过教育部的部长,也有好几任副总理都是从教育部长位置上升起来的,总而言之,这个职位没有些水平是坐不稳的。

但是在最近几年当中,无论是高层还是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内的教育状况都是怀有很大的意见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现在的就业形势比较困难了,很多人上学出来之后就发现,在学校所学的那些东西,根本不足以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

除了一些比较热门的发展中的专业,比如说通信金融计算机之类的学生,比较容易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之外,很多专业的就业形势都不好,而一些冷僻的专业就更是形同虚设了,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跑去从事了跟自己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

因此,老首长在调研了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也曾经说过,改革十几年最大的失误就在教育上。

虽然他所说的这个教育是指大教育的范畴,但是国内的教育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非常清楚地摆在了桌面上,令高层们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问题来。

在今年二月份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会议上,做出了一个决定,今年将有一百多所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实行改革的普通高校一般专业学费标准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一千两百元。

所谓普通高校并轨改革,就是普通高校在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上的改革,是一项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收费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系统性高等教育改革。这项改革实际上是以招生开始,涉及到普通高校收费、教学、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改革。

以前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国家投资、免费入学的办学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模式与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

以前实行双轨制招生,就必须对两种不同的计划形式分别划定两条录取分数线,调节性计划的自费、委培生分数线低于国家任务计划的统招分数线,造成教育的不公平性。实行双轨制,在招生和学校教学管理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