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难想象你能够从日本人手中赚到那么多钱。”沈盈对于范无病的骗钱手段是佩服得很的,虽然她也时常在商业运作中耍一些小把戏,但是自问跟副总管一块儿合谋骗人钱财的事情,自己是做不来的,也没有那个能力。

“也没有什么了,我不过就是抓住了他们的软肋而已。”范无病对沈盈解释道,“日本围绕着稀土资源所作出的努力,用排除万难、努力奋斗来形容也不为过。尽管日本自身并不出产稀土资源,但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尤其是稀土磁石方面的研究,无论从研究人员数量还是取得的成果来看,都是世界第一。我看到的所有的日文资料中,提到中国的稀土储量时,都会用一个词:偏向,透出一股很酸很不服气的感情。但是,这个并没有什么好嘲笑的。相反,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很佩服他们的。因为,有资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那只是天生的运气,能不能最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才是真本事,有运气没本事才应该被嘲笑。穷人家的孩子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你会嘲笑他贫穷吗?富人家的孩子无所事事,拿书当柴烧,你会羡慕他富有吗。其实中国人跟日本人在稀土资源上的态度,就是这个道理。”

沈盈听得连连点头道,“我还以为你对日本人非常排斥呢,没想到你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很深入的,真是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了。”

范无病摇头道,“你不能够只从国内的书籍和报道上来了解日本人,那样会受错误的舆论导向影响,永远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就比如我这一次之所以能在稀土问题上卡住了日本人的脖子,就是因为武陟小机的一句提醒而已,而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武陟小机居然对稀土行业如何了解,甚至可以这样说,他对我国稀土状况的了解,比很多专业人员都差不了多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足以说明日本人对于资源的渴求,但凡是日本人,都要从小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和观点!”

沈盈听了范无病的这番话之后,也有所感触,“据说日本人在给小孩子上课的时候,总会那一个水果问大家,这是什么?好吃吗?想不想吃?哪里有呢?问完了这些问题之后,他就会补充一句,这些都在中国,那里有最好的东西,你们想吃的话,去中国!”

范无病也是听过这个故事的,虽然不知真伪,但是故事中表露出来的日本人对于年轻一代的培养方式,实际上还是沿袭了以前的军国主义做法,充满了侵略意识和占有意识。

“不过,我想你不仅仅是为了我舅舅或者是你爸爸的事情才出手的吧?”沈盈问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实际上我是担心丰田等公司的新动力汽车,会对我的新公司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为日本的汽车工业除了汽车技术开发外,还要操心生产资源的获取,还要开发节省资源的技术,它们面对的汽车技术之外的困难远多于中国的同行。如果对中国的资源之丰富很羡慕的话,我们没有什么好得意的,而是要尊重他们作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展自身的技术,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中国又有丰富的稀土资源这个优势,如果不能转化为技术优势就太浪费了,我们会被外人瞧不起的。”

“你不是已经把稀土研究所给并购了吗?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沈盈问道。

“军用和民用技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我的目标就是三年之内能够赶超日本的系统应用能力,让我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稀土资源强国。”范无病对沈盈说道。

他这边儿好不容易搞定了之后,朱老板就将电话打了过来,对他说道,“你那边儿完了没有?我现在有点儿顶不住了,国际上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必须尽快对稀土禁止出口的事情做出解释了。”

范无病笑道,“这一次可是要多些朱老板你的鼎力支持了,没有你的沉默,我们绝对没有这么高的收益的。至于现在,您想怎么对媒体说明都无妨了。至少您可以跟他们讲一句话来推动国内稀土出口价格的上涨。”

“要怎么搞呢?”朱老板不知道范无病指的是什么,于是就很感兴趣地问道。

“你就说,虽然政府方面不会限制稀土资源的出口,但是国内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就不支持大量地廉价出售国有资源这种情况存在,因此国内最大的稀土企业,决定在三年之内不对外发售稀土了。”范无病向朱老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样一来,还是造成了市场上稀土资源稀缺的假象啊!”朱老板有些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你总要想着推动稀土价格上涨呢?”

范无病理所当然地回答道,“这当然是一定的了!我们国内的稀土资源可是唯一能够遏制西方国家军民用技术发展的利器,如果不好好地掌握它,并且轻松卖给外国人的话,那就是非常典型的授人以柄的做法了!稀土涨价,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朱老板听了范无病的解释之后,就明白了范无病想要抬高稀土出口价格的意图,那完全是为了改变现在不平衡的稀土出口状况,尽可能地保证国有资产不会急剧地流失掉,因此他还需要自己继续将谎话给编下去。

于是,就在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朱老板提到了这个问题。

“中国政府从未在稀土资源的问题上胁迫国际客户,而且,我们也不认为外国政府就可以对我们的内部资源会议施加什么太大的影响,那样是不符合两国邦交的。”

“那请问副总理,中国政府方面是否会严格地限制稀土矿出口吗?”有记者凑到了前面,向朱老板提问道。

第四百章 虚虚实实

记者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全场媒体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朱老板的身上。

朱老板看了那个记者一眼,然后回答道,“这是谣传,子虚乌有的事情。”

台下顿时哗然,毕竟范无病卖出了大量稀土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国内,但凡事有点儿头脑的人,都注意到了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于是对于范氏投资集团的关注率居高不下,赛得过职业追星族了。

于是很多人都立刻联想到一种可能性,就是这种限制出口的传言是不是范无病故意跟政府方面勾结在一起制造出来的烟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出口价格?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而且可信度比较高。

此时也有日本方面的媒体记者在场,他们立刻纷纷议论起来,觉得这一次国内在处理稀土资源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诱导,极有可能是针对日本方面的购买订单采取的特别行动,是对日本人下套儿。

但是朱老板接着就开始说话了,他对众人说道,“我们政府部门,从未讲过关于稀土出口的话题,假如说有人妄加猜测,并且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的话,那只能说明你们对我们国内的情况不了解,以至于造成了认知上的偏差。我们是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不会是直接的,除非是通过立法明确地表示稀土作为战略资源不能出口,否则一切符合法律程序的商业活动,都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只要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之下的商业活动,都是受到保护的?”立刻有人向朱老板提问道。

朱老板点了点头道,“市场问题就要通过市场行为来解决,稀土出口的问题,自然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国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不合乎法律的手段来干预。”

众人听了之后都是若有所思,一部分记者认为从朱老板的话里面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现在已经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不足,要走市场化道路了,这个决心是非常坚定的。而另一部分人就在想,朱老板的这番话是有另外一层意思在其中的,就是一旦国家通过立法决定禁止战略资源出口的话,稀土资源的出口可就彻底要黄了。

尤其是一群专门研究中国政策的日本人们,更是小心翼翼地推敲朱老板的这一番话,企图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以利于他们下一步针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导向的决策。

虽然有所怀疑,但是当日本人从反无比这里购买了大量的稀土资源之后,国内的稀土行情立刻看涨,由于范无病在稀土资源的决策上是奉行只进不出的原则,所以重稀土资源方面就只剩下沈培明的公司略微有一些存量,沈培明自然不是学雷锋标兵,他立刻将这部分稀土的价格提升到了市场价格的十倍以上,显然是打定了主意要哄抬物价了。

通过对华进口渠道获得稀土资源的各国,立刻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原本很轻易就可以廉价获得的稀土资源,此时居然贵比黄金了,中国人的转变就在转瞬之间,令他们感到猝不及防。

尤其是美国人不得不重新开放一部分矿山之后,忍不住酸溜溜地表示,中国大概又在扩军了,否则怎么可能一点儿稀土都不对外出口了?

对此外交部方面是坚决否认的,认为国内的稀土企业都是商业行为,不存在国家调控的情况,至于你们买不起,那只能说明你们穷,不能说明是我们不想出口,加入价格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的话,还是欢迎外商来进口中国的稀土资源的。

日本人倒是觉得占了个大便宜,因为现在国际市场的稀土价格已经涨上来了,比起他们从范无病处购买时的价格还要高一些,这就让他们感觉到心里面比较平衡了。

而负责这一次的交涉的村田茂,也被认为是有功之臣,在日本国内商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到目前为止,能够从范无病的手中获得这种利益的日本人,大概除了武陟小机那个叛徒之外,也就是村田茂一人而已了。

其实最开心的还是要属范亨了,他很高兴地发现,江南省一下子就多出了那么多的美元储备可以使用,目前不但排在日程表上的几十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得到了优先照顾,省里面还计划成立一家大型的投资集团,准备有选择地扶持一些省内民营企业进行发展,用股份制方式参与到这些优秀企业的经营当中去。

因为日本人提供的是无息贷款,范亨倒也不担心将来会还不上,尤其这是政府之间的行为,就算是将来没有人还钱,那也是政府之间需要协商解决的,而不用范亨自己操心了。

毕竟,范亨自己也不知道,他能在江南省待上多久?

看到了朱老板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之后,有些人就感到非常好奇,为什么朱老板已经明确表示政府并没有禁止稀土出口的规定,稀土价格还会继续攀升呢?

范无病就对手下们说道,“资本市场上的想法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所以利好的消息一般也可以理解为利空。虽然政府方面并没有说限制稀土出口,但是无风不起浪,这一次没有限制,不等于以后也不会限制,如果真要等到立法通过的话,那就可能是全面的禁止出口了。还有一点就是,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挖光了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稀缺的重稀土资源,自然就是大家抢购的焦点了,价格持续走强并非没有道理。”

沈培明也给范无病打过来电话,跟他商量稀土出口的事情。

看在沈培明是自己未来岳父的份儿上,范无病就指点了他一番,让他将比较重要的稀土囤积起来,市场流量不要太大,小批量地出货不但可以卖个好价格,还可以迅速出手,不用担心资金回笼的问题。

到了六月底的时候,范无病终于拿到了复旦大学的毕业证,这四年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但是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还是出了一点儿小小的问题的,范无病为了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在国际贸易的论文当中,直接引用了自己当年炒作日本股票期货市场的一个例子,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系里面的老师们一看到这篇文章,立刻就炸锅了。

虽然他们也了解过一些关于日本国内经济泡沫的诞生与破灭的经过,但是此时看了范无病作为亲自参与并且推动了这一进程的书面材料之后,才明白原来资本这东西真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得起的。

在这些国际金融炒作过程中,需要动用的资金至少也是在百亿美元以上的,钱少了的话,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权力,更不用说什么呼风唤雨了。

这么一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系里面的老师们一致决定推荐范无病直升硕士研究生,继续在复旦进行学习。

我这样了,还需要继续深造?范无病心里面这么想,但是嘴里面自然不能这么说,考虑了一下,反正自己也是要在上海这边儿常常来往的,继续上学也不是什么问题,无非就是换一批同学们而已了。

事实上,复旦也需要有范无病这么一个名人来装点门面,总不能说人家就来这里混了四年本科,就不愿意再待了吧?能够把他留在学校里面继续深造,对于学校的整体形象而言,可以起到提升学校形象的显著作用。

至少现在一提到范无病的时候,复旦的校长或者系里的主任都可以很矜持地表示,哦,范无病啊,那是我们学校(系里)的学生。但凡在某些公众场合里面这么表示一下,肯定会引来眼球无数的,有事儿没事儿的时候,再帮别人引见一下范无病,对于增强自己的关系网络也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范无病呆在复旦的这些年当中,给学校做出的贡献也是很大的,不但给院系里面的老师们的健康提供了保证,也断断续续地为学校创造了很多创收的机会,并且在历次活动当中捐助了不少款项。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他们而言,范无病的老爸范亨这个中央委员兼地方大佬,一位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作用更大一些。而范无病,就是校方能够同范亨之间建立关系架起一道桥梁的最好纽带了。

虽然复旦的校长也号称是副部级,但是实际权力就差了很多。

范亨不但是正部级干部,此时更是中央委员,假如将来更进一步的话,那就是副国级别的领导了。此时不想办法巴结一下他的话,以后等到人家再高升了,可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因此,在范无病答应继续在复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复旦的校长立刻给范亨打去了电话,非常诚恳地向他汇报范无病近期的学习情况,并且要聆听范委员的指示。

范亨毕竟不是厚脸皮,被学校这么一闹,倒是觉得有点儿过意不去了。

第四百零一章 商界航母沉没的前夕

七月中旬的时候,范无病到春都去视察工作,之后就被郑州市政府邀请,前往参观访问。

范无病以前没有到过郑州,因此就答应了下来。

郑州市政府方面对于范无病的到来是做了很多功夫的,不但从衣食住行上做了很多安排,甚至也为范无病安排了两名漂亮的女孩儿做导游,除了参观一些选定的景点之外,还由着他随便上街出行。

到了郑州之后,范无病决定去看看亚细亚商场。

一九八八年秋天,空军退役政工干部王遂舟出任一家正在筹建中的百货商场的总经理。他只用了不到两百天就完成了整个筹备期,创下当时河南商场的历史记录。从开业的第一天起,亚细亚就以一种崭新而不凡的形象让人眼睛一亮。

范无病等人走进亚细亚的时候,仿佛进入了一个豪华的星级宾馆,四处是鲜花绿草。商场里不但有营业员,还有迎宾小姐和歌舞演员。每天清晨,商场门口还有仪仗队升国旗,奏国歌,为围观的顾客做队列表演,这一场景一度成为郑州最著名的观赏景点。

当年在开张前夕,亚细亚商场在郑州各报纸投放了数十万元的广告,这是当时所有郑州商场一年广告费的总和。几乎是一夜之间,亚细亚就获得了消费者极大的认同。开业第二年,亚细亚的营业额将近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