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法-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见面,朱力亚对这位热情开朗的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彼此增加了交往的机会,不久,他们开始恋爱了。
  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谈恋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王 志:那你们当时筹划有未来吗?
  朱力亚:其实我们之间的感情跟很多中国的男男女女没什么两样,大家一起也就是幻想未来,甚至说以后要几个小孩我们都决定了,感觉这一切就是时间的原因,当时他也研究生毕业,我也大学刚毕业,大家就决定到哪个城市去生活,怎么去工作。
  王 志:你在决定跟他发生这种亲密关系的时候,你没有担忧吗?
  朱力亚:因为当时都考虑成熟了,我也是一个比较有责任心,或者说做某件事情之前,我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人。当时感觉说,这么长时间了,彼此都非常了解,这件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王 志:你觉得他有什么异常吗?
  朱力亚:2003年11月份的时候,我就感觉他肺部有异常了,当时我就没有想那么多,因为我跟他接触之前,甚至到做他女朋友之前,我一直就感觉他是留学生,国家的检测也比较严格,他健康应该没有问题。再退一万步讲,他是学医的,又是医学院的,他自己的健康难道还不清楚吗。
  朱力亚和外籍男友在热恋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因为生病,朱力亚离开学校回老家休息了几个月,当她回到学校的时候,男朋友对她的态度让她感到异常陌生。
  那天打电话他说他在医院,我还以为他实习,他说他病了,我说你怎么了,我去看一下你,他说不用过来,我出来再给你打电话。他那边听起来特别烦躁,我话没讲完,他把电话挂了。4月2号晚上7点多,他打电话说他出来了,我那儿放了他的一些东西,他说你把我的那些东西拿过来吧,我就收拾了一下,把他的东西拿过去,那天晚上我们就见了面。
  

朱力亚:感染艾滋病(2)
王 志:他跟你说什么了吗?
  朱力亚:因为习惯,每次我去找他的时候,他都在校门口等我,两个人一起有时候去超市买些东西,或者买点饮料,或者租点碟子。那天我觉得非常不对劲,因为几周没见面了,拿了东西他没有理我,他就往前走,我就觉得非常奇怪,我就问他,怎么这么久不见面,都不要求我进去坐一坐。他就非常惊奇,说,是你吗?我说对啊,进了房间的时候,东西特别乱,衣服都扔地上,我就把衣服给叠了。之后他说,朱力亚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知道我是爱你的。我就特别奇怪,这又不是分别,你去北京,也是去办点事,就会回来,我说我这几天课比较忙,我不能去机场送你了,你自己去小心一点,他就一句话不说,都不理我,然后自己倒水自己喝,反差很大。因为那天晚上我还要给别人上课,待了半个小时,我就走了,第二天早上我有课,就没有去机场送他。
  2004年4月3日,男朋友离开了武汉,让朱力亚没有想到的是,男朋友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音信。就在男朋友走后的第二天下午,让朱力亚更感意外的是她接到了学校外语系负责人打来的电话。
  王 志:当时觉得为什么找你?
  朱力亚:当时以为是系里什么事,说有急事找我, 然后上去就非常奇怪了,上去领导没有理我,他叫我先坐一下,把身边的人都支开了,他说我们到隔壁去谈,当时就到会议室。感觉那种环境当时看起来很宽敞,但是实际上感觉特别压抑的气氛,因为我太敏感了,好多事情预料之中,我感到很奇怪,我说谈工作也没必要找这么大的会议室。他先让我坐下,当时这话他不好讲,兜得圈子很大,差不多都聊一个小时了,没有切入主题。他说你是不是有个外国男朋友啊,我觉得不妙,这肯定有问题了。后来这一句话一说出来,真的整个天就塌下来了,他说你知道吗,他感染艾滋病已经到晚期了。我当时有种从来没有过的那种感觉,我全身就开始发抖了,但是我还要镇定下来说,骗领导。他当时问我们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性的接触,我说没有。
  王 志:为什么要对领导撒谎,为什么说没有?
  朱力亚:因为我知道学校的规定,我还得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可能这是人生的一种本能,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一切都结束了,这么多年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结果,注定是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觉得自己这么多年都在做无用功,生活没有开始,还没有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王 志:但是你并没有被确诊?
  朱力亚:他已经发病了,病毒含量那么高,当时我骗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实情,可是别人都很好骗,就是骗不了自己,自己最清楚了。
  很多时候还是喜欢从绝望中寻找一丝希望,就感觉抱着侥幸的心理,自己不会这么不幸吧,感觉说自己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害别人的事,不会把这件事降临在自己头上。
  但是,事情并没有朱力亚想像的那样美好,经过检测,她已经感染上艾滋病毒。
  感觉整个人生就彻底改变了,我继续再去学习再去做什么事的话,就没有意义了。人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其他东西,而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那天正好天气不好,暴风雨,感觉跟自己的心情很像,我回去把窗户拉开,觉得这样跳下去的话,真的一切都结束了,不用再这么去折磨自己的精神了。
  王 志:这样一种状态,可能很容易让人走极端。
  朱力亚:对,我实在承受不起了,脑子一片空白,真的不想去思想,我可以坐两天两夜盯着一个东西看半天,没有反映。当时他们经常到宿舍来找我,我就在外面贴一个纸说,“不在,请勿打扰”。门也不开。
  日记:
  我的生活是在2004年4月4日那天发生改变的,两年的交往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分散了,当时觉得自己的天崩了,然而,我确实没想到它只是悲剧的开端。我的命运就此被按下了暂停键,外界的压力让我无法承受。
  王 志:你说外界的压力,但是外界并没有人知道你真实的情况?
  朱力亚:因为那天下午知道之后,我晚上就被隔离起来了,当时他们非常恐慌,就安排我说朱力亚你吃饭必须用一次性筷子、碗,垃圾你要放好,我们要专门派人处理,之后我的一些行踪,他们都要监视,而且我们老师一直给我灌输,他说你知道吗,感染这个病,别人会歧视你的,而且你又是这种途径感染的,社会更不会接受你了,身边一些人的举动让我初步感觉到社会大众对这个的恐慌。
  王 志:那现在艾滋病携带者、病毒携带者,它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客观的存在,有那么可怕吗?
  朱力亚:当时的恐慌都是外界给我的,我觉得这都是人自己在吓自己,归根到底,这跟别的病不一样的就是说它是没有可以治疗的药物,才会让人感觉得上这个病,看不到希望,就是跟死期很近。
  我一直感觉虽然生活在大都市里面,却感觉不到阳光,我的眼睛很多时候被蒙上了一层纱,我看不清楚东西,对生活真的完全失去了兴趣。
  日记:
  在事实面前我在寻找一种逃避的方式,在清醒的时候想努力让自己变得糊涂,糊涂的时候又努力去寻找清醒,我希望这就是一场梦。
   。 想看书来

朱力亚:感染艾滋病(3)
雨特别大,那窗户击的感觉真的是雷电好像是为我的情绪伴奏一样,晚上我就把灯关着,希望这是在做梦,这可能真是虚惊一场,是噩梦,睡一觉醒来,希望一切都好,没事。可是那时候脑子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不可能了,已经是事实了。那天晚上我就没有在宿舍住,也就是在那天开始我就没有再回过原来的宿舍。
  王 志:那是你自己离开学校吗?
  朱力亚:最后学校劝我休学了,我也就休学了。间接的已经拒绝了我。其实当时我并不太想愿意再继续上学了,但是这个决定恰恰不是我做出的决定,如果学校当时说朱力亚你继续上学,我肯定的选择就是选择放弃,但是学校恰恰没有这么做。
  王 志:有什么区别吗?
  朱力亚:当然区别很大了,我肯定不是大学校园的第一个,我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难道一感染了艾滋病,就必须是拒绝受教育的权利。
  王 志:那你怎么跟同学解释呢?
  朱力亚:所以当时扮演了很多种角色,自己已经找不回原来的自己,承担这么大的痛苦,还要对周围的人不能跟以前差别很大,因为大家会看出异常,每天活的都不是真实的自我,真是太累了。而且很多时候我觉得我的技术特别高明,跟每个人讲的话都不一样,但是我会对上号的,跟哪个人讲过什么我一般不会弄错的,包括我的身份,我的一些详细的情况。如果说两个人碰面的话,他知道我的情况都会不一样的。还要每天跟父母打电话,最难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经过几个小时,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给父母打几分钟的电话,那些天过得真的太累了。
  王 志:那你怎么说呢?说什么呢?
  朱力亚:我的父母打电话就是说不要看书时间太晚,要注意身体,他们不怕我不学习,而是怕我学习时间太长、太累了。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报喜不报忧的,说今天是安全的,今天一切都好,他们才会去休息。
  日记:
  我从来没有如此热爱过自己的生命以及生活的这座城市,然而因为艾滋病正一点点吞噬自己的生命,明明知道自己一步步被病魔逼近,又无能为力。
  所以现在在街上看到一些人,最刺激的就是看到妈妈带着孩子。两个概念,一个是小时候我非常幸福,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现在非常孤独,我非常痛苦的时候我不能告诉我妈妈我现在的一切。再一个含义就是看到有孩子的母亲非常幸福,就是看着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的感受,我真的觉得非常好。
  从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的那天起,朱力亚就再也没有回到课堂上学,在校方安排的招待所住了整整一个月后,她离开了学校,孤独绝望的状况之下,她决定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去看望受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因为文楼村是中国感染艾滋病比较严重的地区,那里生活着很多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农民,朱力亚想去实地看一看别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是怎么生活的,她希望在那里找到生活的勇气。
  这次河南之行让朱力亚了解到了当地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的状况,她看到那么多境况远不如自己的人仍然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朱力亚深受感动,三天的行程使朱力亚对生活又多了几分勇气,她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回到武汉之后,她打算找一份工作,让自己安静下来过平静的生活。
  王 志: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
  朱力亚:要求真的挺低的,很多时候衣服也买得特别少,不管生命长短,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一点就可以了。
  王 志:找了工作吗?
  朱力亚:找了,钱不是很多,但是正常生活节约点还是够的。其实我觉得这一年已经挺过来了,也在失去的同时,得到了很多。
  王 志:得到了什么呢?
  朱力亚:怎么样在最困难的绝境中寻找希望,或者学会去放弃一些东西,用单纯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觉得现在心态比较平和,工作没有了,再去做,没有人接受我,总有接受我的人。
  朱力亚在工作了几个月后,一次意外的机会,她接触到了6名和自己有着相同病情的在校大学生。
  王 志:当你面对别的HIV携带者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态呢?
  朱力亚:我就喜欢主动跟他们讲讲话,大家把这个气氛稍微改变一点,但是这种HIV感染者比正常人更多的是戒备心,他不太愿意跟你多交流,很多人比较自闭。感染上艾滋病,他这个人的精神真正被控制了,真正的快乐做不到。
  王 志:你们交流过吗?感染的途径有不同吗?
  朱力亚:出于尊重对方,他自己讲出来的话,我们可以听一下,如果他没讲的话,就不太方便去打听了,应该是大同小异。
  王 志:在你的眼里感染的途径不同,有区别吗?
  朱力亚:我觉得没有区别,但是健康人会歧视,而且病人跟病人中间,也会有一点那种感觉,我就见过感染者,他说:“我很无辜,我是输血感染的”,难怪说健康人会歧视这个群体了,自己就感觉自己是输血感染的,比较无辜,比其他途径感染者比较趾高气扬一点,我说这是无知,不是无辜。虽然我说大家感染的途径不一样,但是病是一样的,被艾滋病毒终结者命运都是一样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朱力亚:感染艾滋病(4)
王 志:有人管他们吗?
  朱力亚:因为他们没有人知道,除了去找医生之外,因为他们都是献血的时候知道的,然后是他们本人知道,学校不知道,他们还都在读书,他们非常恐慌,他们给我留的联系方式都是假的。
  这次意外的相见让朱力亚有了很深的触动,她第一次认识到大学生这个群体正在遭受艾滋病威胁的现实,再联想到她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所见所闻,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公开自己感染艾滋病的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
  日记:
  我失败的爱情不是让大家感动或同情,我只希望自己是一面镜子,让迷途者警醒,不要再重复演我的历史。
  王 志:从谈恋爱到同居关系,你觉得其他的同学他们会有吗?
  朱力亚:我当时住的那种公寓楼,条件都不错,那些人就是平常爱花钱,不爱学习的那种,有些男朋友在外地,他们来的时候,他们就到外边去开房。
  王 志:很普遍吗,在学生当中,这种交往?
  朱力亚:这种同居现象非常普遍,我当时上大一的时候,跟大四的三个人住一起,每天晚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宿舍。见得多了,太普遍了。
  王 志:学校对这方面到底有没有规定?
  朱力亚:学校规定不能在外面住,但是规定归规定,操作起来的话,并不那么精确。学校太大了,学生做什么,老师不知道,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话,住宿费也交了,可是他不住那儿,床在那儿,床空着,人在外面住。
  王 志:那我记得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查房,现在有吗?
  朱力亚:现在我们查房,就是查看你有没有用违章电器,突然袭击,但是不看你有几个人,大学生了,老师不可能每天都去查看人在不在。
  王 志:那这么说,你这个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朱力亚:首先我觉得要自身提高警惕,我是希望大学生能够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懂得自我保护。
  结合自己在学校生活的经历和对学生的了解,朱力亚不断地向身边的人讲解关于艾滋病的知识,除此之外,她还努力在做一些公益事情。
  王 志:我听说你一直试图在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去帮助别人。
  朱力亚:我想帮三类人,第一类就是健康的年轻人,让他们了解艾滋病,懂得去自我保护,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消除对这一群人的歧视——不能给这些感染者阳光的话,但是你至少不要把他面前的一点点太阳给遮住就可以了。第二类人就是艾滋孤儿,我觉得他们从那么小,心里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