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牛角包一样的会计-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荐序
会计可以像牛角包一样可口馨香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杨轶
  在我大一的时候,修会计学基础。课本是一位教授自己编写的,简装,蓝色的封皮上面就印了5个字——会计学基础。
  记得有次考试我没有背习题集,而只是刻苦攻读那本“大蓝书”,却怎么也没有搞明白费用应该是借增贷减还是借减贷增,结果只得到72分。
  大二结束的时候,我选了注册会计师这个专业来读。每次上中级财务会计课的时候,我的书包中必装那本蓝色的《会计学基础》,以便随时查阅。
  考完会计师资格出来,听到同一个考场其他专业的同学喃喃地骂道:“真不知道会计都讲的是什么,学会计的人简直都是非人类。”
  即使是同样学这个专业的同学,我也常常听到他们抱怨说:“会计就是要把一切简单的事情弄复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疑惑自己是不是上错船了。
  直到有一天,在去外婆家的火车上,当我拿出一本《会计专业英语》背单词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指着“资产负债表”的英文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刚想告诉她,却突然意识到,即使我告诉她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她也仍旧不会知道它到底指的是什么。
  那一刻,我明白了,会计其实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它将我们在财务方面的点滴而琐碎的东西记录并表达出来,而且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我突然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无比的自豪感。
  前段日子,师兄突然又给我亮出一本新作——《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看到题目我就愣了半天,把会计比喻成牛角包?两者有什么类似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哈哈傻笑,原来会计真的可以这么有意思,我还以为会计只能是有了立地成佛的顿悟才能掌握的呢。
  这是一本像童话一样的会计书。我一直以为,世界上只有两种童话:一种是小孩子的,一种是成人的,二者都要讲出一个道理给听故事的人。看到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还有第三类童话,就是知识的童话。
  现在回忆起来,当初那本蓝色的《会计学基础》就好比是压缩饼干了。呵呵。
  原来会计真的可以像牛角包一样可口馨香。
  

丛书序
借一杆“洋枪”
  一个从只有一二十年市场经济土壤根基的国家中成长起来的企业,与有着几百年市场经济土壤根基的企业相比,不容置疑,我们有许多差距,别人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模仿、学习、消化、借鉴、改良、创新中实现“后发优势”。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如果你向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请教养生之道,我想这绝对是荒唐的,但一个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则可普济世人。同理,如果把企业比做人的话,这也是我们应该向跨国公司学习的重要原因。
  与我们的民企、国企相比,跨国公司具备悠久的历史,其中有的已经具有超越100年的历史,也具备很多我们应该学习的优点,比如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完善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的发展战略。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跨国公司制度健全、流程规范。
  许多中国企业点子多、重战术,却缺少最重要的战略,结果往往得意于雕虫小技,缺乏长远规划,很容易陷入失去方向的迷茫中,不但发挥不出自己的专长,而且极易使企业丧失稳定发展的基础,最后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放眼全球,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榜样很多,比如丰田的成本与产品库存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戴尔先进的供应链模式、GE的事业部制、麦当劳的标准化管理等,这都是值得我们的企业认真学习的。
  当然,这种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度选择性,也就是相关制度、流程的本地化。这套《向外企学管理丛书》由北京时代光华教育集团和益策(中国)学习管理机构共同开发,前者拥有国内优秀的出版策划平台,后者则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培训机构之一。我们将图书、音像、现场培训紧密结合,同时集中众多曾就职及现任跨国公司的高管,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作者同时也拥有国内生活的背景,他们非常了解国内外企业,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思想在中国如何落地同样具有独到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我们向跨国公司学习的最好的桥梁和纽带。
  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可以把企业带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指望其掌管企业百年。对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企业而言,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是最重要的。借助这套系统,企业可以走更远的路、爬更高的山、迈上更高的台阶。这套丛书正是秉承这样的思路,为中国企业解读那些耳熟能详的百年跨国公司的管理精髓,发掘其历经磨难、逐步成型且最有价值的管理系统,以及它们如何不断引领企业发展、顺应市场变革的思维方法。
  借一杆“洋枪”,取代我们的“土铳”,既无关俗雅,更无关爱国与否,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打到更多的“猎物”,因为我们最为期待的是,我们的企业能够真正发展壮大,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真正繁荣强盛,这才是最重要的。
  

楔子:会计和牛角面包的关系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系里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论年纪本来已经该回家享福了。但是正因为其德高望重,是学校的勋石之臣,留在学校里可以当作镇校之宝,所以迟迟也不能退休。由于老先生年岁太大了,无法继续讲授专业课,他便独辟蹊径地开了一门新课,叫做*主义哲学与会计的关系。既然哲学乃是万学之学,它总该和会计有点关系。但是这门课我听过几次,后来就不去了,因为我本来就不太喜欢会计,再加上玄而又玄的哲学,就更加不喜欢。考虑到今后我还要靠会计来吃饭,还要保留对会计的一点好感,所以就毅然走掉了。
  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喜欢王小波,因为他有这样的魔力,可以把艰涩无趣的科学理论阐述得妙趣横生——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的。作为一个严重偏科的文科生,我是因为读了王小波的文字才对物理学有了一点好感。所以我想,如果让王小波来讲会计与哲学的关系,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至少不会令我既不喜欢哲学,也不喜欢会计。
  我也从很早开始就喜欢牛角面包,一种源自法国的起酥面包。虽然后来我听说该面包其实会让人巨肥无比,于是就开始慢慢收敛了,但是再内心深处还是很喜欢。除去它的味道之外,我还喜欢它的品质——造型看上去很普通,和其他的任何面包无不同。但是吃上去就会让人觉得很美好,从而让人忘记它强大的增肥功能,忍不住想再吃一个。
  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从事和财务相关的工作。每次有人问我做什么的时候,我都会很矜持的说——我做财务。99%以上的人听到之后都会意味深长的“哦”一声,另起一个话题。开始的时候我很悲愤,觉得这些人是在蔑视我们这个行业,当然事实上也确实有人这么想;但是也有很多人,他们“哦”一声,乃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行业,其实并不了解,出于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这种困惑,只好含糊地“哦”一声。所以我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把我对于会计的理解写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会计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
  我当然没有王小波那样汪洋恣睢的想象和生花的妙笔,但是也愿意尝试着用很浅显的文字,以及我们身边的故事来告诉你:会计其实和牛角面包一样,你若是不咬上一口,那就永远都不知道它有多么地有趣和美味。这就是牛角面包和会计的关系。
  登场人物介绍:
  小熊:小熊是这样一个年轻人,他选择性地继承了老熊的人文气质,从小就对数字不敏感,小学的时候数学简单,他凭着一点小聪明还可以混个不错的分数,甚至上了中学他被不明真相的数学老师选中,去参加市里的华罗庚数学金杯赛。然而当小熊沉着地看完试卷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只知道“考生姓名”和“考生学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自此之后,小熊终于彻头彻尾地明白了自己的终极归宿。
  文科班毕业之后,小熊的第一志愿不幸踏空,满腹悲愤地进入了一所财经大学的会计系。小熊一心向文,结果却要去学技术含量很高的会计。这实在是人生之于他的人生观开了一个玩笑。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命运对他眷顾良多,一笑之后还有二笑——小熊大学毕业后竟然被一所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录取。此时小熊已被命运调教地深沉了很多,面对同年们的惊诧表情也能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从业几年之后,小熊居然也对会计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这也算是他人生中一段东隅桑榆的际遇。
  若干年之后,一个风雨如晦的黄昏,小熊忽然想到一句前辈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时之间心有所感,不久便挂冠而去,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小的咨询公司,自己当了自己的老板。
  在这本书里,小熊做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之余,还是诲人不倦的会计老师,不过学生只有一个,来头还很大,小熊每次见了她都得毕恭毕敬的叫老娘。所以小熊的会计课上得很尴尬,讲深了被批评为不知所云,讲浅了学生又没有礼貌地接下茬。小熊没有五祖的修为,做不到拈花微笑之余还能传经布道,只好暗自祈求上苍赐予他老娘一点六祖参破天机的佛心。
  熊妈妈:熊妈妈是这样一位阿姨:年轻的时候是风风火火的铁路职工,退休后在家,性情上反倒发生了改变。每天都过得优哉游哉,还购买了大批的烹饪书籍加强业务学习。对于这些书籍,小熊倒是不以为然,还不礼貌地批评熊妈妈花钱买破烂。不过看到熊妈妈慢慢适应并且开始享受退休之后的生活,小熊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
  在这本书里,熊妈妈焕发了生命的第二春,决定开一家小小的面包店。经历了几番挫折之后,她决定请小熊给她说说会计是怎么一回事。
  (两个人的形象图)
  故事发生的地点:
  小熊一家居住的城市叫熊市。小熊毕业之后在熊市工作了两年,并不顺心,便想着换一个环境。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也要一方一方地换过才行。出于财经人士的本能反应,小熊选择了熊市以北一个叫做牛市的城市继续他的会计师生涯。可能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彩头,这几年小熊在工作上倒真的是越来越顺利了。
  小熊平日里在牛市打拼,由于牛熊两市相距不远,隔两三周就能回熊市看看熊妈妈和熊爸爸。最近牛熊两市间通了快轨,一两百里的路程转瞬即至。小熊往往前半个小时还在牛市,后半个小时却已在熊市了。这样的感觉想来和全国的广大股民无不同。
  

第一章  熊妈妈的账本和小熊的第一课(1)
第一节:熊妈妈开店
  熊妈妈最近一段时间的行踪很神秘。
  对于小熊而言,熊妈妈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很早便起床去公园打太极拳。虽然学习的招式都很唬人,动不动就一百八十几式的,但是基本上也就是个架势,没有什么技击的功效。熊妈妈也从没把自己当成武林中人,如果连续爬六七层楼,也一样会满面通红,气喘吁吁,和一般的老太太无不同。午饭之后熊妈妈一般都会待在家里,如果不午睡,那就认真地在网上打麻将。小熊有一次回家看望父母,为了在网上买东西,在熊妈妈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个淘宝旺旺,一时间忘了卸载。后来小熊常常在工作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电脑提示说,另一个用户正在使用自己的淘宝旺旺,此时小熊就知道熊妈妈正在网上打麻将。小熊从没和妈妈提起过这件事,独自享受着这个好玩的小秘密。虽然相隔数百里,小熊也像能看到妈妈一样。
  不过最近一段小熊总也看不到熊妈妈上网打游戏,下午打电话回家,家里也常常没人接。小熊本来也不主张妈妈总是在家待着,退了休的人一定要有一个圈子,哪怕圈子再小。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多几个圈子,这样一来,自己活在不同圈子的交集,生活才不至于寂寞和无趣。比如熊妈妈所在的小区里就有这么一帮固定的大叔,他们总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紧紧围成一团。从外面看过去,你很难想象这么多的人其实是在下一盘棋,而会怀疑他们在围观一场交通事故。古人说观棋不语真君子,但这些大叔全都心宽得很,一点也不在乎做小人,纷纷面红耳赤的给当局者支招。有的性子急,还忍不住动手,不怕成为小人中的小人。小熊每次走过这个圈子都十分同情被重重包围的棋手,觉得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赢棋确实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物我两忘的定力,不过后来小熊也觉得只要这些人乐在其中,那么这也是一个可爱的圈子。
  周末的时候小熊回到熊市,熊爸爸照例出门应酬,熊妈妈一如既往地做了很多菜等着小熊,还帮小熊温了小小的一壶酒。小熊在同事眼里是个认真、勤奋、稍微有点强势的审计师,可是回到家里马上现出原形,变身成为又馋又懒的小孩子,理直气壮地享受母亲的宠爱。
  熊妈妈等小熊吃势稍缓,一边笑眯眯地给小熊夹了一筷子菜,一边和颜悦色地说:“儿子啊,妈妈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熊妈妈想和小熊商量的事情可不像她的笑容那么简单与轻松。原来熊妈妈休闲之余,忽然有了光阴易逝、韶华不再的伤感。觉得自己还年轻,不能如此心安理得地度过晚年。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她决定在自己的小区里开一个小小的面包店,就算不挣钱,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愉快。(图1)
  小熊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没感觉到过于意外,只是有点佩服自己的母亲可以不动声色地做出这么一个重大的决定。小熊刚刚踏入职场的时候常常轻易地被同袍们看穿了心思,几年来吃在“城府不深”这四个字上面的亏不知道有多少。这样清澈见底的人生观本来源于熊妈妈的言传身教,没想到这几年小熊不在身边,妈妈也变得老谋深算起来。
  不过小熊是个孝顺的孩子。曾国藩说:“事亲以媚字为要”。就是说,爸爸妈妈说什么,做孩子的要是孝顺,就应该曲意逢迎,连连称好。小熊虽然做不到这么肉麻的境界,但是也觉得妈妈的这个想法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儿女的应该支持,所以没说什么,反而欣然点点头。(图2)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熊妈妈的账本和小熊的第一课(2)
熊妈妈说:“你读书多一些,不如帮我起一个面包店的名字。要好听好记一点的,我这个小店的主要客户都是咱们小区的邻居,我想要那种亲切上口、难以忘怀的。”于是小熊字斟句酌地替妈妈想到了一个好名字,叫做“酥园”。看着这个名字,小熊心里也不由得生出几分得意,觉得这个名字完全符合妈妈的要求。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又上口又好记。小熊还和妈妈憧憬,等酥园做大了,熊妈妈还可以在旁边的高级小区再开一个连锁店,店名一并奉送,叫“酥庭”。大家看到酥园和酥庭,就能联想到香喷喷、热乎乎的烤面包。
  娘俩为好名字高兴之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面包店要卖什么样的面包。妈妈说,首先她要卖蛋糕,因为她听太极拳队的姐妹们说卖蛋糕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