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上工作的四个秘诀-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束星期一早晨的噩梦!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使你的工作更加充实,充满乐趣——就从现在开始,从这里开始,从这本书开始!这本实践指南将会彻底改变你的工作生涯:借助于全面的工具、技巧、观念、案例,改变就此发生!   

  Authorized translation for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entitled FOUR SECRETS TO LIKING YOUR WORK:YOU MAY NOT NEED TO OUIT TO GET THE JOB YOU WANT;IE;9780132344456 by MUZIO;EDWARD G。;FISHER;DEBORAH J。;THOMAS ERV;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Inc。;publishing as FT Prentice Hall;Copyright ? 2008 by Pearson Educat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electronic or mechanical;including photocopying;recording or by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retrieval system;without permission from Pearson Education;Inc。   

  CHINESE SIMPLIFIED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TD。;and China Machine Press Copyright ? 2008。         

※虹※桥※书※吧※BOOK。※  

第2节:第一章工作的麻烦(1)         

  第一章工作的麻烦         

  “又是一个让人抓狂的星期一。”   

  ——手镯乐队(The Bangles)'1'   

  你惧怕、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工作,但是你还是得去上班。除此之外你能怎么办呢?   

  你可以吃点药。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抗抑郁的药物,'2'对工作不爽的员工们甚至直截了当地声称他们需要靠药片来挨过五个工作日。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药不需要到医生那儿开,只是很少有人提起它。   

  ?史考特·亚当斯(Scott Adams)的漫画跟书籍系列,以作者自身办公室经验跟读者来信为原型的讽刺职场现实的作品。——译者注   

  这种药就是“找一个怨偶,再来上几个孩子”。这一想法的灵感来自《呆伯特》(Dilbert)?中的一个人物的建议——让工作成为两个恶魔中看起来较好的那一个。'3'同样的方法还包括找一个不怎么会体谅人的室友,或是在雨季气候的地方住进一间漏雨的屋子里。总之,不管工作有多糟糕,让家变成更加糟糕的地方。   

  当然,自杀可不是解决办法。有研究显示,周一是自杀率最高的一天。'4'你越是听到人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就越相信这些惊人的统计数字的真实性。   

  难道解决方法就只能是这些吗?药物、痛苦或是更糟糕的死亡。一定还有其他的法子,其他一些合法、经济而且效果显著的法子。   

  人人都讨厌工作吗?   

  想象一下,屋子里包括你在内有10个同事,可能其中的7个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5'你知道这7个人会是谁吗?你是其中之一吗?   

  更糟的是,调查显示,那7个人当中可能有1个人在跟公司唱反调、损害公司。这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积极努力的员工,她或者他也正在跟你作对!'6'   

  那为什么还要受这份罪呢?人们总是相信这一切都与钱有关。我们看到那些人为了薪水忍受恐惧、不满和痛苦。赫兹伯格和马斯洛认为,一旦人的金钱欲望被满足以后,动力便消失了。'7'即使我们确实需要钱,它也不能涵盖一份快乐、积极的工作所带来的全部意义。   

  人事问题   

  你感到有压力吗?   

  近年来,由工作压力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多,有压力的员工与那些压力较小或是无压力的员工相比,前者的缺勤率是后者的两倍。'8'人的问题会引发压力,而压力则又引发恐惧。这两种情况正在逐年上升。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调查显示,人事问题是人们对工作不满的真正原因。“老板”和“同事”的问题显著地出现在了被调查的每一个压力重重的员工故事当中。“冲突”、“困惑”、“关系紧张”和“蹩脚的领导力”这些词语比比皆是。即使最初关于“我不喜欢工作”的原因常常针对停滞不前、工作技术缺乏等问题,但追根溯源它还是由人事问题引发的。'9'   

  人事问题会扼杀生产力。专家们都认为,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出在那些每天来工作却没有真正投入的员工身上。'10'由这一问题引起的企业损失每年达到了3 000亿美元!'11'我们很难说清楚这笔钱具体是怎么损失的,但其损失的事实是不难相信的。任何一个与他人共事的人,都遇到过一些因不在意自己工作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同事,也都与这些人有过或多或少的过节。   

  人力成本   

  最终的一切,与你的公司和你的老板都没有关系,而是与你本人有关!   

  只要是全职工作的人,都是花一天中一半醒着的时间在工作。而这一半时间是我们最清醒、最有效率,也是注意力最集中的一半时间。再加上我们准备工作的时间、交流的时间和思考工作的时间,可以说我们大多数的生命都在工作中度过。天呀,但愿我们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欢◇迎访◇问◇BOOK。◇  

第3节:第一章工作的麻烦(2)         

  跟工作相关的痛苦掠夺了我们最好的、最高效的日日夜夜。日益增多的压力和疾病、疲劳和短命,以及离婚、家庭破裂都由它而起,它破坏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工作的痛苦给老板带来的是很多损失,但它却让员工搭上了一切。   

  开始行动〖1〗   

  发泄   

  如果你正在读本书,至少现在的工作中有一些东西是你不喜欢的。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样,那么你不喜欢的就不只是“一些东西”。在我们开始尝试要改变这一切或是理解这一切之前,“把一切摆到明面儿上”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具体些,给你自己拿一张白纸,找个安静的角落,开始发泄吧!   

  方法是这样的:在纸的中央画一条垂直的线,在左边的顶端写上“问题”,并在其下列出工作中让你烦心的事情,任何一件事!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含混不清,可以列上人名、地点、具体工作、关系或是任何事。你唯一需要遵循的就是在每两条之间空出至少两行的地方,并且仅占用半边纸。如果需要,你可以多拿些纸来,然后把纸填满,每一页纸的格式都要保持一致,就像图1?1那样。   

  图1?1“问题”与“证据”清单示例   

  写完以后,我们再来些具体的工作。在纸的右半边的顶端写上“证据”,并在对应左边每一条的右侧,写上你是怎么得出左侧那些结论的。想想你自己把整个一天的工作都录了下来,然后你要向正在看这盘录像的好朋友解释带子里最坏的一部分。你会用什么来说明那些最坏的问题呢?   

  你或许无法为你列出的所有条目找到支撑的证据。尽力去想,但如果找不到个别“问题”的“证据”,你也无需担心。   

  当你列完单子以后,通读一遍。你所列的都是你惧怕工作的主要原因,有些问题或许是可以解决的,有些问题则可能是永久性的,但所有这些都是你工作中负面经历的来源。   

  是去是留?   

  你的清单或许很短,或许很长。如果你讨厌自己的工作已经很长时间了,你可能很确定自己想走人。如果不是,你或许还想去修正那些问题,也可能对下一步毫无概念。在下面的三句话中选择一句,把它写在你所列清单的最后一页的底部。   

  · 我想,我要找一份新的工作。   

  · 我觉得我要留下来。   

  · 我不知道是去还是留。   

  对你的困惑而言,每一个选项或许都是最好的解答。在本书的诸多新观点中,很有价值的一点就是,它们将帮助你作出决定。         

◇欢◇迎访◇问◇BOOK。◇  

第4节:第一章工作的麻烦(3)         

  现在,把清单叠好,放到信封里封起来。是的,不要仅仅折起来,而是要封起来,就好像要把它寄出去一样。在信封上写上:“以后看”,然后就把它收起来。我们还会回来拿这份清单,重新审视上面的问题。但是现在,要先把它放到一边,来尝试些新的东西。   

  换个角度看问题   

  正如老话所讲的,如果你不喜欢某个环境,你有三个选择:接受它、远离它或是改变它。如果你正在读这本书,你或许对一个不怎么样的环境“接受”太久了,准备考虑其他选择,但是那个选择又该是什么呢?   

  改变环境   

  你能改善所处的环境吗?对工作的不满会让人产生一种对工作漠然和游离的恶性循环。随着负面状况的堆积,那些心怀不满的员工会一点一点地退缩到自己超脱、不快的世界中去。许多人甚至无法用言语表达问题究竟出在哪儿,而其他一些人可能会想做些事情让情况变得好起来,但是他们感觉自己办不到,或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甚至连试都不去试。会有办法吗?   

  无视环境   

  你能找到更好的地方吗?或许你目前工作的环境已经无可救药。那些正在找新工作的人或许同意上述看法。即使3/4的人都说,其他地方的情况会好得多,'12'可那个地方在哪儿呢?那山就真的比这山高吗?如何才能知道应该找寻什么呢?   

  首先,改变你的角度   

  你是不是快被工作中的那些极有野心的人、被那些喋喋不休的、懒惰的、愚蠢的人给逼疯了?在考虑“接受它、改变它、远离它”之前,还是想想有没有第四条路吧,试试改变你看问题的角度。这是你在做任何改变之前,最好的起点。   

  如果你确定自己需要找一份新的工作呢?没关系,步骤是一样的。用新的角度来看你现在的工作,从中获得的技巧会伴随你进入以后的工作角色。更重要的是,这些技巧还能帮助你找到好工作!   

  如果你是因为讨厌现在的工作而开始找新的工作,那么这个时机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暴风雨中的任何一个避风港都好”的表象会让那些最坏的选择看起来也极具吸引力。新的角度会让你从自己需求的角度评估新工作,从而避免越换越坏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   

  你一直试着接受现状。不管你接下来要怎么做——改变它、远离它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第一步都要先改变你看问题的角度,否则,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有可能把你推到更坏的状况里。         

。←虫←工←桥书←吧←  

第5节:第一章工作的麻烦(4)         

  角度的神奇之处〖1〗   

  没有镜框的眼镜   

  这听起来太容易了:改变角度,改变工作。就这么简单吗?   

  当我们长期厌烦工作时,情况似乎看起来不可能好转。每一天,我们看到的都是工作场所如何恶劣的证据,久而久之,这似乎成了“事实”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就能改变现状,似乎太天真、太可笑了!   

  然而,被我们称为“事实”的东西其实是由我们的感知所构成的。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收集着信息,然后交由大脑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处理的“客观”信息与我们的主观判断交杂在一起。以往的经历、偏见、喜好和情感等因素都会对我们判断什么是“真实”产生影响。我们会强化某些信息,同时把一些过滤掉,然后得出关于现实的结论,这一结论包含了现实情况和自我两重因素。   

  不管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总会有些东西会被你一眼就抓住,也总会有些方面被你忽略掉。你会对吸引你注意力的方面作出回应,这些东西就是你用来定义“事实”并决定对其作何反应的原材料。而其他被你过滤掉的部分,则被你抛在了一边。   

  角度的变化会让一切变得不同,就像渔民们最爱的偏光镜一样——它能排除水面上强光对眼睛的干扰。想象一下你站在渔船的一头往下看,除了反射的阳光以外什么都看不到,你是会继续往下看呢,还是换个位置重新观察?你对水底下的情况仅能凭借猜测。   

  那么如果戴上一副偏光镜会怎样呢——强光消失了,你能看清水下30英尺的情况。现在你知道海底的情况了,而不用仅靠猜测了,未知带来的压力也会随之消失。你下一步的行动将会更接近真实情况,不确定之感会慢慢退去。久而久之,或许你一直以来“打鱼难”的感觉也会慢慢退去。   

  如果你能够找到另外一个观察事物的角度,或许就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如果新的视角带给你崭新的清晰度,那么你随后采取的应对方式或许是更加有效的。每种不同的应对措施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如果你能持续地从新的角度观察问题,你对事物的整体感受可能会突然间变得完全不同。   

  文化作者及专栏作家Tamim Ansary对于眼镜曾发表过以下看法:   

  用于矫正近视和远视的眼镜,大概是从1450年开始出现的。我的困扰在现代看起来已经是小事一桩了,那就是,我也是近视眼。如果我生活在眼镜前时代,我简直可以被视作瞎子,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坐在路边乞讨。美国大约有25%的人是近视眼,如果他们都生活在眼镜前时代,那会埋没多少潜在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和哲学家等类似的人才啊?'13'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6节:第一章工作的麻烦(5)         

  我们尝试的每一个新的视角就像是一副新镜片,改变的并非环境,而是我们看待它的方式和角度。一旦戴上这副眼镜,有一些东西变得更加清晰,而有一些则模糊于背景中。曾经占据我们整个视野的事情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每个医生都会对你说,如果你不试戴,就永远无法知道新眼镜究竟合适与否,而正确的那一副会改变一切。   

  戴上新眼镜   

  新的视角带给我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或是困难时刻更是如此。正如偏光镜对于渔民,角度的变换会使许多潜藏的信息显现出来,它会让我们成为洞察环境的高手。我们对周围环境了解得越清楚,就越能有效地回应。我们顿时拥有了不曾有过的选择,全因对周遭事物有了全新的把握。   

  这对我们的自信和压力程度都会有影响。相信对于渔民来讲,没有几件事情能比整天瞎猜海底的情况然后空手而归更令人郁闷的了,同样……   

  也没有几件事比没头没脑地忙活了一整天,然后回家时感到空虚而精疲力尽更令人郁闷的了。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周遭的状况,适时地作出反应,并且知道该怎样应对下一个棘手的事情,那么情况就好多了。或许工作一天下来我们还是很累,但至少压力会小很多。   

  控制感的增强和压力的缓解有一个重要的效应:它会降低我们周围的压力程度。研究表明,为了减轻团队中多数人的压力,只需其中的几个人做出改变。'14'我们都有过“一个烂苹果毁掉了整筐苹果”的经历,其实这一效应反过来同样适用!只要减轻自己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