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列夫·瓦西里耶维奇·马林科夫,将军同志。”马林科夫清楚地回答,“请你们放下武器。”

“列夫·瓦西里耶维奇,看到北面那座五角大楼吗?”伊戈尔说着望向北方。顶部也披着薄薄白雪的五角大楼显得恢宏巨大,但周身那些破碎的窗户和一些破裂的墙体却使它看起来颇有些凄凉和破败的意味,如同失落的远古神庙。“我们空降兵用了两个连的兵力宰了里面几千美军。”

马林科夫当然知道那场名垂千古的战役,五角大楼就像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将伊戈尔的功绩屹立在那里。但现在不是对英难进行赞美的时候,如何执行师长的拖延策略,才是最现实的。

“将军同志。”马林科夫恭敬地称乎年纪跟他相仿的将军,“我不想红军打红军,更不想空降兵打空降兵。你们现在要么放下武器,要么先退回飞机里,我必须请示上级的进一步命令。”

“我想跟你们的师长通一个电话。”伊戈尔平静地说,“用你的电话。”

马林科夫想了一下,同意了。

第二节 劝降

伊戈尔吩咐手下的空降兵回到安-124运输机上,等候他的进一步命令,然后就跟着马林科夫赶往设置在机场大楼里的指挥部。

近卫第2空降师师长阿列克谢·**夫少将之前接到马林科夫通报后并没有马上将有不明运输机要求降落到华盛顿国立机场的情况上报给维拉迪米尔,而是打电话到杜勒斯国际机场,向驻守在那里的麾下第6团一营确认天气情况。对方的回答是天气良好,很适合飞机起降。可是当将军放下电话后,守卫国立机场的第4团一营立即又报告一架运输机强行降落,他们已经进入战斗状态。

然而**夫将军仍旧没有将已经显露无疑的危险报告给北美战区司令部。作为空军将领,他对目前形势的复杂和危险十分清楚。现在第2近卫空降师隶属维拉迪米尔指挥,可是联共中央和红军最高统帅部已经宣布维拉迪米尔为叛徒,要求全体红军将士起来反对他。而维拉迪米尔也公开表示反对中央和最高统帅部,连几个最具有影响力的方面军司令员都公开支持他,因此在北美的绝大部分陆军部队都倒向了维拉迪米尔。

但是对于苏联空军特别是空降兵来说,他们更加偏向于最高统帅部。可是现实的情况下,又不好立即明确表态。而且对于**夫而言,在没有看到以尤里为代表的最高统帅部取得优势之前,也不好做出站到哪一边的姿态。**夫现在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手下的三个营分别驻守着华盛顿市中心周围三个极其重要的机场——西边的杜勒斯国际机场,东边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和南边紧挨着五角大楼、离白宫四公里左右的国立机场。

最高统帅部派来的部队要攻入华盛顿除了对市区进行冒险的伞降外,还必须夺取这三个机场,以便获得补给基地。所以**夫和他的近卫第2空降师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内部斗争的结果。

为了拉拢**夫,维拉迪米尔向**夫许诺了许多诱人的条件。可是这名老伞兵私底下并没有像在战区司令面前那般忠诚,他更偏向于最高统帅部一方。

虽然不大清楚**夫的态度,伊戈尔却能感受到空降部队的心理态度,他希望能够争取对方的支持——至少让他保持有利于己方的中立。因此他率一架运输机先降落到华盛顿国立机场。这里的跑道并不适合庞大的安-124起降,伊戈尔突然出现在这里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果然伊戈尔电话里的声音让**夫大大地吃了一惊。

“**夫同志,我想跟你当面谈谈。”伊戈尔诚肯地说。

“有什么事现在说吧。”**夫少将故作镇定地说,以伊戈尔在空降部队中的影响力,他的态度也会大大地改变自己手下人的想法。

“也好。”伊戈尔知道对方不可能赶到华盛顿国立机场来与他谈判的,何况可能还有维拉迪米尔的人在盯着他,于是他就直说了:“我奉最高统帅部之命率领空降兵前来逮捕维拉迪米尔,希望你能配合。”

“伊戈尔同志,你应该清楚,你的人现在在我的控制之下。”**夫并不打算这么快就倒向对方,毕竟对方的实力他还没看清楚。

“阿列克谢·**夫,我们都是空降兵,都是忠于苏联的军人。”电话里,伊戈尔劝说道,“我们应该认清形势,维拉迪米尔已经被认定为叛徒。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如果站错了阵营,带来的灾难将是不可想像的。”

“我很佩服你在华盛顿战役中的英勇与谋略。”**夫回应道,“可是我接到上级指挥官的命令,任何未经许可的部队进入机场将被视作敌人。”他希望伊戈尔能拿出让他信服的策略,好让他看到反对维拉迪米尔的胜利。

伊戈尔想了想,问:“我最后问你一句: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

“我只是忠于职守。”**夫玩起了滑头,没有明确回答。尽管内心偏向于最高统帅部,可是他还是认为倒向最高统帅部的风险太大,似乎最高统帅部拿维拉迪米尔没什么办法。

“**夫同志,半年前我在这里成功地攻陷了这座城市,现在我将再度攻陷这座城市——从你手上。”伊戈尔自信地说“我告诉你,我的伞兵两小时后将成对华盛顿的三个机场发起突击。希望你做好准备。当然,估计那时你也没什么可以选择的了。”他说完立即挂断电话。

**夫太犹豫了。

好在他早就料到没那么容易说服对方,做好了应对的安排。 伊戈尔看了看表,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12月1日六时三十分,“首都”作战作就要正式展开了。

“你们的师长会把你们害死的。”伊戈尔对马林科夫少校说,“我要回到运输机上等待他的失败。”然后他便回到跑道尽头上的安东诺夫运输机。

登上机舱,便有参谋前来报告:“运输机编队到达攻击阵位!”

“我们也该过河了。”伊戈尔激动地说。

就在这时,南边的天空中传来了滚雷般的轰鸣。巨大的安-124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地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原来搭载第313空降军的运输机群飞越大西洋向,没有按照原来往常进入华盛顿的航线飞行。而是进入切萨皮克海湾(Chesapeake Bay),从掠海高度向北飞行,然后转入波多马克河,在几乎贴着河面的高度上沿着波多马克河飞向华盛顿。这样一来,它们便成功地避开了部署在华盛顿东面陆军和空军的野战防空部队。

现在这些巨大的运输机,跃上中空,掠过旁边的国立机场,飞入华盛顿市区。大批伞兵随即也被抛洒出来,顿时天空中充满了白色的降落伞群。

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的“首都”作战全面展开。

伊戈尔看着河对岸波多马克公园(Potomac Park)、总统公园(President's Park)甚至白宫都笼罩在伞群下,就对手下大声命令:“行动!”

第三节 激战

就在近卫第2空降师守卫华盛顿国立机场的官兵被突然出现的运输机编队吓了一跳时,停在跑道尽头的安-124也突然冒出了大股浓密的白烟。白烟迅速扩大成一片巨大的烟幕,很快就笼罩了整架庞大的运输机。

“搞什么鬼?!”4团一营长马林科夫少校惊叫道,“跟我来,快!”他紧张地叫着,并带人准备冲进烟幕中的运输机。

可是官兵们冲进烟幕后却不得不痛苦地退了出来,那些烟雾里饱含呛人的催泪剂。没有防化设备的空降兵只好迅速撤出来。

就在这时,运输机的另一面,第313空降军的官兵在伊戈尔的带领下,迅速冲下飞机。他们扛着充气的橡皮艇,高速跑向河边。

谁也没有想到伊戈尔又耍了一系列的诡计。在接到任务后,伊戈尔为如何空降华盛顿中心区绞尽了脑汁。负责运送第313空降军的第7航空运输团都是些经验老道的飞行员,这使他轻易地规划了溯波多马克河而上的飞行路线。但是单凭第313空降军的伞降,胜算并不大。他希望能够说服**夫指挥的近卫第2空降军加入自己一方。于是,他便指挥自己的座机先行突降华盛顿国立机场。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华盛顿国立机场离华盛顿市中心仅有四公里,他们只要渡过波多马克河便可以迅速攻击白宫,二来这里不怎么适合安-124的降落,空降这里可以出奇不意。

但伊戈尔并没有选择空降之后攻占机场,而是搞了这种金蝉脱壳,在说服**夫失败、麾下的空降师顺利发起空降之时渡过波多马克河,前去指挥自己的部队攻击白宫。他自信只要抓住或者击毙维拉迪米尔,战事便可告捷。

他与手下一起把橡皮艇推入波多马克河,然后熟练地跳上去,开动推进器,划开河面驶向北岸的波多马克公园。

等到马林科夫带领官兵绕过烟雾弥漫的运输机赶到河边时,全机的官兵已经开始在对岸登陆了。

这时华盛顿纪念碑和白宫方向已经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天空中巨大的安东诺夫运输机仍然在不断盘旋,将大量的白色降落伞接连不断地往下抛洒。

“司令,我们正受到激烈的攻击,还是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吧!”红军北美战区参谋长莫洛斯·涅钦科推开维拉迪米尔办公室的门,焦急地说。

谁知维拉迪米尔却坐在昔日美国总统的座椅上,镇定地问:“是谁的部队?”他已经看到了窗外的天空飘散下来的降落伞,知道这场内讧就此无法避免地展开了。只是进攻发起如此之突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我接到近卫第2空降师师长**夫的报告,他说伊戈尔率领第313空降军准备两个小时后突击三个机场。”涅钦科报告,“可是这些已经落地的部队也是第313空降师的。”

“他们的飞机居然能躲过我们的雷达。”维拉迪米尔一边赞赏对手,一边站起来,然后接连下达命令:“命令第70坦克师马上进入市区,围剿敌人。让**夫给每个机场加派一个营,其他部队则全部投入到保卫白宫的战斗来。还有,通知特里利瑟尔,做好战斗准备。我们要看看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

“司令,您不转移指挥部吗?”涅钦科上将恳切地问。

维拉迪米尔摆摆手说:“莫洛斯,如果我连自己的指挥部都守不住,那失败就早已经注定了。吩咐警卫团一定要挡住敌人,等待增援到达。传达命令吧。”

“是。”涅钦科只好出去传达战区司令的命令。

激烈的枪声混杂着阵阵爆炸声充斥着整个华盛顿特区的中心,从林肯纪念堂前面反省池的两边到东面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的国家广场和纪念公园(Nationat' Park)到北面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和拉斐特广场(Lafayette Square),落地的第313空降军的官兵们正全力向维拉迪米尔的警卫部队发起猛攻。

美国人绝没有想到他们的首都竟然屡遭苏联人的蹂躏,而且来自同一支部队。五个多月前,第313空降军突然袭击,杀了他们许多将军,赶跑了他们的总统。现在还是这支伞兵部队,居然再次发起突然袭击,只是枪口对着其自家兄弟。

艳丽的火球、呛人的硝烟、硕大的弹坑、燃烧的树木,在横飞的子弹和嘈杂的叫喊声中弥漫着整个华盛顿中心区域。两支苏联红军部队,为了各自的权力与利益,在美国的首都你死我活地厮杀。许多人都不免要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曾经称霸全球的超级大国首都竟然也沦落为他人争权夺力的内战战场。

远在千里之外的阿拉斯加育空堡,“上帝之门”基地。黑夜将近,黎明即将到来。美国总统杜根被手下的人提前叫醒。

“长官,请愿谅,我不得不向你报告一个消息。”索恩·卡维利将军抱歉地向杜根报告,“华盛顿中心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一支红军空降部队向维拉迪米尔的指挥部发起了进攻。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联系到近日罗曼诺夫死后维拉迪米尔和尤里领导的苏共中央、红军最高统帅部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口水战,杜根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相反,他兴奋地说:“虽然我们的华盛顿不幸地成为敌人争权夺利的战场,可这毕竟是个好消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趁敌人内部陷入混乱之际发起反击。”

卡维利却脸露难色,说:“长官,我们的兵力不是很足,而且敌人的内战刚刚展开,还没打到两败俱伤的程度,现在介入恐怕还是有点早。”

杜根想了想,点了点头,说:“你说的对,可是我们的‘赫菲斯托斯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也许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能有新的突破。把大家都叫来,我们得尽快调整我们的计划。”

卡维利将军基本上已经知道了总统心中的盘算了,于是他恭敬地回答:“是,长官。”

第四节 首都之辱

关于苏联红军的内部斗争,杜根的将领也产生了分歧。就在阴云密布的阿拉斯加育空堡,“上帝之门”基地庞大的超时空传送仪下方的地下指挥中心,杜根和他的手下聚在一起共商新的对策。

“虽然这是个渔翁得利的好时机,但我们缺乏足够的兵力作后援。”作为杜根总统最为倚重的将军,索恩·卡维利首先向众人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的第十集团军刚刚组建完成,马上投入战斗,也许可以立即夺回华盛顿。可是接下来我们靠什么巩固阵地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作壁上观,看清俄国佬内部争斗的形势再决定进攻。”

卡维利上将说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金纳德·麦克格伦上将就站起来说:“索恩的看法很有道理。但是先生们,上帝在我们面前放置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综合多方情报显示,俄国人这一次内战虽然看似是因为维拉迪米尔谋杀了罗曼诺夫,可实际上完全是尤里的派系与维拉迪米尔的派系之间的矛盾冲突。红军最高统帅部派出了臭名昭著的第313空降军在今晨六时许突袭了华盛顿中心区,目前围绕在白宫周围的战斗正在激烈地展开。”

麦克格伦将军停顿了一下,接着慷慨激昂地说:“先生们,我们的首都已经沦为敌人争权夺力的舞台,我们的首都正在遭受耻辱。身为美国的军人,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夺回我们的华盛顿。以目前第十集团军的实力,加上布鲁克斯将军从田纳西包围圈带出的四个集团军,原来的光棱坦团也扩编为第31装甲师,我们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光复华盛顿。如果形势乐观,我们甚至可能将红军北美战区司令维拉迪米尔和那名被他们誉为最伟大的英雄伊戈尔一同拿下,届时北美红军必然群龙无首,陷入混乱。我们就可以趁机发起新的反攻,从华盛顿向南击溃苏军。”

与其说麦克格伦将军是在阐述战术立场,不如说他是在鼓动总统反攻的决心。

“雷金纳德,形势不会那简单。”卡维利站起来委婉地反对。

伤愈复出的阿利·布隆伯格上将吃力地站起来说:“先生们,看看现在北美苏军各个方面军的动向,就知道那些方面军的司令员大多数还在观望。他们要等到这场斗争有个结果,然后听从新胜利者的指挥。这就是个机会,攻其不备。”进攻至上的布隆伯格将军赞同麦克格伦将军的看法。

看着武将们发生了分歧,杜根将目光转向文官们。

在军队行动上没什么发言权的诸位局长相互看了一下,最后中央情报局局长杰克·杰克逊说:“先生,我也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不过我们的军队要能够承担得起这个重担。”

听了杰克逊这种中庸的说法,杜根站起来,环视了会议桌周围端坐着的内阁要员,说:“你们都说得对,我们的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