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荐谁?”

    武好古道:“蔡居安。”

    “蔡京的长子?”

    “就是他。”

    “好!”赵佶笑道,“是时候该给蔡攸安排个优差了。”

    ……

    “吕望之要回来了?哈哈,这下可热闹了!”

    同一时间,还在家里面等着赵佶召见的纪忆,已经从章援那里听说了吕嘉问将要回朝执掌太府寺的消息。

    “强隐季和刘瑷可要急死了,”章援笑道,“这会儿该在想办法调职吧?”

    “吕望之那么讨人厌?”

    章援笑道:“酷吏一个,谁见了都发愁。而且……左、右厢店宅务下面早就没人能盖房子了。将作监又不归太府寺管,能帮着去造民房?”

    “只能发包给私人。”纪忆笑道。

    章援笑着摇头,“左、右厢店宅务有本钱可以付工钱吗?而且吕望之的名声那么臭,谁又敢赊账?”

    “说得也是。”纪忆点了点头。“官营工商能做好的太少了……安枢密和吕望之接下去该头疼了。”

    “唔,”章援笑着,“没有人肯帮他们盖房子一定有奸商在操纵,然后就该太府寺去找共和行的麻烦了!”

    太府寺管得事情很多,其中就包括开封府的市税!

    纪忆点点头,“四叔,还有个事儿……就是兵学司所属生员转成殿前武士道事儿。曾相公和安枢密没有那么轻易放手吧?”

    “当然不会放手了!”章援道,“一户1500亩啊,光是兵学司中的500人就需要75万亩!忆之,你明白该怎么做了吗?”

 第470章 分田地,做骑士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纪忆肯定明白该怎么做,当然是煽动党争了!

    章惇想要解脱,就不能让朝堂上一团和气。(全本小说网,https://。)什么建中靖国的肯定不行啊,新党的曾布、安焘、李清臣、赵挺之他们要是不和韩忠彦、范纯礼斗得鸡飞狗跳,还不得一起批斗章惇一党?

    章惇又不是什么好人,他在台上的时候也没少打压和自己政见不同的新党大佬。当然了,章惇整新党的人没有整旧党那么狠,看不顺眼的踢出去做知州而已。

    可是这仇怨也不小啊,所以章惇现在得不到那些人的保护,非常危险。

    只有让新旧两党咬成一团了,那些新党的大人物们才会来力保章惇——免得章惇被越批越臭,最后波及到自己。

    而即将要被废除的兵学司,无疑是最好的放火地点。

    因为兵学司的事儿,还没完呢!

    正月二十日,崇政殿。

    都亭驿“拆迁”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也仅仅是段落,等吕嘉问上台了还得接茬斗呢!成立殿前御马直的事情,又摆上台面了。

    年前讨论这事儿的时候,仅仅是定个大方向,现在则是出细则的时候了。

    细则是兵部和吏部制定的……没有搞错,这事儿不归枢密院管。在元丰改制前,枢密院的权力很大,是可以管到武官和兵籍的。但是现在武官归吏部右选司,兵籍归兵部。枢密院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了!

    不过在涉及军事的大政方针上,知枢密院事和同知枢密院事还是有很大发言权的。

    在正月二十日的崇政殿问对上,曾布、安焘、章楶等人都异口同声反对扩大殿前御马直的规模。

    因为在他们看来,殿前御马直最大的作用,就是从西军“吸血”,把一批能打的青年军官吸收进殿前御马直,转变成拥有庄园的殿前骑士。

    此举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建立一支直属于官家的精锐骑兵,但是却会造成西军战斗力的下降。

    如果西军因此被旧党搞垮,那么日后大宋北伐燕云可就没有可靠的武力了。

    哪怕有了几千乃至一万名精锐的轻重骑兵,也不可能凭借他们去扫荡燕云的。

    “陛下,老臣以为殿前御马直的人数不宜超过500,因为安置一名御马直骑士所需的土地太多,需要1500亩,500人就需要75万亩!如今天下人口不断增长,相对土地就日益稀缺,拿出75万亩就已经是极限了。”

    曾布提出的理由是没有土地!一家骑士要1500亩地,500家就是75万亩,1000家就150万亩,若是要安置3000家骑士,占地将会高达450万亩……这实在太过惊人了!

    知枢密院事安焘也提出建言:“昔日汉唐扩建骑兵之时,都将马政放在首要。只有搞好了马政,才能有足够的战马可用。从来未闻养骑士而强骑兵的,若是为了养骑士而挤占了马政的用地,实在是舍本逐末。”

    曾楶也道:“如今群牧监的用地尚且不足,只有不到一千万亩,不到鼎盛时的三分之一,所牧马匹不过数万匹,难以供应军需。无马可骑,哪里来的精锐骑兵?所以陛下欲大建骑兵,还需花力气搞好马政,别无捷径可循。”

    韩忠彦起身奏道:“陛下,群牧监在熙宁二年时曾经养马153000余匹,远胜过今日。”

    “现在怎么会那么少?”赵佶问。

    “都是《保马法》所致。”韩忠彦回答。

    “《保马法》并没有大错,”曾布马上反驳,“如今官马虽少,但是民间的马匹却大大增长,都是《保马法》、《户马法》之功。”

    “既然民间可以养马,那么让沧州骑士之家自养战马应该不成问题吧?”韩忠彦说,“现在群牧监虽然养马数万,但是一年产出的一等战马才多少匹?比从界河商市购买到的也多不了多少,而所耗则是非常惊人的。”

    韩忠彦的意思大概是养马不如买马吧?

    其实对于群牧监养马的非议,并不是从王安石开始的,之前也有不少官员想要减少养马以节省开支。向太后的祖父向敏中就曾经建议宋真宗减省养马,不仅把13岁以上的老马卖出,还想卖出一部分壮马。

    安焘则道:“陛下,群牧监养马不多,且战马产出太少,是因为用人不得其法,如果能挑选能吏去养马,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他还是一如既往相信官营的,所以对王安石的《保马法》并不赞同,还是主张办好马政。

    赵佶问:“那谁是能养马的能吏?”

    谁知道?

    安焘也答不出来了。现在大宋的官员大多连马都骑不太好,还想把马养好?而且安焘自己也不懂养马,他是开封府市民出身,除了人,什么动物都没养过。

    “陛下可以下诏求贤。”还是章楶比较有主意,替安焘解了围。

    “诏可以下,”赵佶皱眉问,“可朕如何知道自荐来的官员是否善于养马?”

    赵佶会骑马,会相马,但也不懂养马。

    “太后之弟,彰德军留后曾为群牧都监,数以蕃息被赏。”范纯礼起身奏道,“不如令其知群牧监,同时负责选拔善于养马之官吏。”

    彰德军留后是向宗回的阶官,向太后的这个兄弟被认为“有小才”,大才是没有的,因为他没有考上进士嘛!怎么可能有大才呢?

    但是小才有一点,马养得很好,还会抓贼,在蔡州当地方官时抓到过“剧贼”——估计是宋江那种级别的!给他逮住一网打尽了。另外他治理地方也不错,曾经搞过以工代赈,趁着一次饥荒还把蔡州的官舍帑廪翻修一新。

    赵佶知道向宗回的这些事儿,点点头道:“可以让向宗回去管群牧监。”

    次相曾布闻言皱眉,群牧监是九寺五监之一,重要程度仅次于三省六部和枢密院,原本由新党官员掌握,现在落在了旧党的向宗回手中。

    “陛下,那殿前御马直的人数可否限制在500人以内?”曾布问。

    赵佶看了眼韩忠彦,韩忠彦道:“可以着知沧州施国忠和勾当界河市舶司武好古二员在北沧州购买土地,买到多少土地,就安置多少殿前骑士吧。”

    曾布问:“韩相公,沧州购地的地价是多少?”

    韩忠彦说:“不超过每亩一缗半如何?”

    每亩一缗半的地价在沧州来说绝对不便宜了,不过要一次购买75万…150万亩,必然会提升地价,所以这个价格又不算高了。

    赵佶点了点头,“就照此价格办理吧,先给沧州州衙拨下100万缗。”

    说完,他就看了看曾布。

    曾布知道赵佶现在还是有点倾向旧党的,只得答道:“臣并无异议。”

    因为丢掉了群牧监,也没有明确限制住殿前骑士的数量,曾布是闷闷不乐的回到相府的,在自己的书房内呆坐了片刻,正准备处理带回家的公文时,门外传来了曾纡的声音。

    “爹爹,纪忆之到访。”

    “谁?”

    “章相公的孙女婿纪忆之。”

    “不见……”曾布对纪忆没有什么好印象。

    “爹爹,还是见一见吧。”曾纡推门走了进来,对父亲行了一礼,“他说可以替父亲去沧州办事,不让武好古买到足够多的土地以安置殿前骑士。”

    曾纡并不知道今天朝堂上议论的结果,但还是知道因为殿前武士道问题,新旧两党起了不少争执。

    “是吗?”曾布想了想,“叫他进来。”

    ……

    纪忆到访次相曾布的宅邸中时,武好古也被他的兄弟武好文领到了韩忠彦的府中。

    韩忠彦难得心情不错,看到武好古兄弟到了,就很热情的叫他俩一块儿用饭。

    在餐桌上,韩忠彦就把户部很快就将拨下100万缗用于购置土地以安置殿前骑士的消息,告知了武好古。

    “100万缗?”武好文被岳父的话吓了一跳,“朝廷这次也忒大方了吧?”

    “花钱是有些多了,”韩忠彦笑道,“不过可以买到西军中的勇士,也是值得的。”

    原来韩忠彦的打算还是要用钱和土地把西军中的精英挖走——这个时空,由于小梁太后的入朝,使得宋夏关系空前缓和。西军存在的价值,已经大大降低了。

    那么……根据大宋的祖宗家法,现在就是自毁长城的时候了!

    不过北宋朝廷还是比较厚道的,不会卸磨杀驴,只会把“驴”变成富二代。

    所以殿前骑士什么的,韩忠彦根本不在乎,他只想把西军中最能打的几千人都挖走……哪怕花个几千万呢!

    武好文却不理解了,他皱眉道:“可是没有了西军精锐,日后官家如何扫平燕云?”

    “有个几千一万的精骑就够了,”武好古对弟弟说,“用不着十万二十万西军的。”

    历史上耶律大石和萧干不就几千人把童贯指挥的15万大军给揍了吗?这说明15万大军的作用比几千一万的精锐骑兵也强不了多少。

    况且,武好古根本没想过要北伐燕云——怎么能北伐呢?应该是大宋的武装博士团去帮助辽国的儒生保卫名教才对啊!所以根本用不着出动15万北伐大军。

 第471章 分田地,做骑士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文看着“夸夸其谈”的哥哥,心说自己的哥哥还是不知兵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怎么?”韩忠彦看见自家女婿的脸上全是质疑,笑着问,“望道,你觉得你大哥说的不对?”

    “是的,”武好文倒是没有隐瞒,“家兄并不知兵。”

    武好古是商人、艺术家、恶儒,和军事似乎靠不上边,不知兵也是应该的。

    “那你知道兵吗?”韩忠彦笑着问女婿。

    “小婿最近跟着老师学到一点兵事了。”

    武好文现在对自己的“村秀才”老师侯仲良到是尊敬许多了,因为这位村秀才毕竟是关学出身的,除了骗小孩的“天理人欲”,还知道不少实用的学问。

    “侯师圣还知兵?”武好古好奇地问,“他怎么教你的?”

    “老师说:国之所以为国,能择将也;将之所以为将,能养士也。人莫不爱身,而以身当矢石;莫不爱死,而以死卫社稷者,厚无所往也。故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惧死。为国要在择将,为将要在爱兵。”

    说起来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韩忠彦点点头道:“何为养士?为将又如何爱兵呢?是解衣推食吗?”

    解衣推食那一套对如今大宋的城市兵油子们没啥用,那都是忽悠朴实乡兵的把戏。

    “解衣推食当然是要的,”武好文说,“不过光有解衣推食还不够,必须行屯田之法,乡军之策,使兵农合一。所以大哥在沧州买田百万亩去安置几百家骑士,不如安置一万家乡兵。”

    “靠一百亩田就想养乡兵了?”武好古苦笑着摇摇头,“现在一个禁军上兵年入五十余缗,若是折成沧州一带旱田的租子,至少也要二百余亩吧?这还是不纳田税且是风调雨顺的时候才能收到的。

    而且禁军上兵收入的五十余缗全是自家花用的粮饷,器械、军服等等并不在内。而乡兵是要自备不少东西的,只给百亩如何够用?”

    武好文想了想,“那就两百亩,这样也能安置5000家了。”

    “两百亩倒是勉强能养一户乡兵了,”武好古点点头,“只是维持不了太久啊,唐朝的例子,二哥儿总该知道吧?”

    按照唐朝时候的均田制,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受口分田四十亩。也就是说,一家如果只有一个男丁,也会有100亩土地。但是只有一个男丁的家庭理论上是不会被抽。和均田制配合的府兵制规定六户抽一丁,先抽富户。

    也就是说,服役的府兵家庭拥有的土地至少有200多亩,其中属于府兵本人的100亩理论上是免税的。如果府兵家庭拥有的土地普遍少于200亩,府兵制度就难免要走向瓦解了。

    不过200亩田就能维持府兵是唐朝初期的状况,唐初的工商业不发达,庄园经济仍然是主流,老百姓不像宋朝人有那么多赚钱的路子。

    而且唐初的科举制度只是个形式,取士数量是个为数或两位数的,根本不能和宋朝一榜正奏名就四五百(到徽宗朝甚至多达八百多)的盛况相比。所以民间的地主富农想要提升自己的阶级,就得当兵打仗立功。就是官员勋贵的子弟要当官,通常也是先当内府卫士(相当于近卫军)。

    所以那时国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维持庞大的兵力,而且兵士的质量还不错——如果大宋的士子们都习武当兵了,宋军的战斗力自然也就上去了。

    可是现在的北宋末年,用200亩旱地维持的乡兵,战斗力是不会太高的。

    武好古叹了口气,道:“二哥儿,你认为如今的5000乡兵能对抗六七百铁骑吗?”

    武好文想了想,说:“这就要看将领了,所以用兵首要选将……”

    这就没法论了!

    在冷兵器时代,5000乡兵的战斗力肯定是比不上600具装甲骑的。至于将领运用的因素,变数太多,谁说的清楚?

    韩忠彦嗯咳了一声,打断了自己女婿的长篇大论,“乡兵是不易维持,若无豪族庇护,易为人所侵,若为士族所用,则会形成势力。

    若是乡兵容易维持,唐朝也不会有安史之乱了,也就没有我朝了。相比之下,拥有1500亩土地的殿前御马直骑士还是比较容易维持和控制的。”

    一平方公里土地够多了,可以开展农牧轮作——就是将土地分成三个区,按照冬谷类—春谷类—牧草类的顺序轮换。而且那么多平原上的土地要耕种,就必须用马耕了,这样也容易维持马群。

    而且,殿前武士(骑士)的数量毕竟不多,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