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久以来,明廷重文抑武,勋贵的势力被压制到了极限,他们除了能世袭罔替之外,别的都要听从文官的安排。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他们借着俞大猷的事情,跳出来施压,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了,在这场大戏当中,勋贵只是配角。

真正对决的还是文官内部,以六部督抚代表的实干派,和以科道言官代表的嘴炮派。

长久以来,言官因为拥有风闻言事的权力,位卑权重,上至天子,下至普通官吏,都在他们的弹劾范围之内,有些固然是罪有应得,但是更多的却是互相倾轧,争权夺利。

六部九卿,督抚州县,作为官场上真正做事的一群人,长时间受到言官的无端指责,横挑鼻子竖挑眼,做与不做,都是错。

尤其是徐阶取代严嵩之后,更加袒护言官,而且利用言官作为清洗对手的工具,使得这群疯狗有恃无恐,胆子更加大了。

有他们没日没夜,鸡蛋里挑骨头,谁不是惶恐忧心,无暇做事。

这一次韩丘私刑拷打俞大猷,引起了普遍的担忧,要是再不约束言官,俞大猷能被抓,下一步就是地方督抚,谁也别想安心做官。

都说民不聊生,发展下去,恐怕是官不聊生。

今天不替俞大猷说话,明天轮到了自己,就没人替你说话了。

这是在东南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以阳明学会为核心的心学势力更是在背后推波助澜。曾经那些对徐阶抱以厚望的心学弟子,在徐阶上台一年多之后,越发失望。

首先徐阶没有任何拨乱反正的举动,严党虽然倒了,天子修玄,官场贪墨,百姓困苦,没有什么改变。

严嵩贪赃枉法,而徐阶醉心权术,他把官场视作棋局,安插自己的亲信,互信牵制,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听从他的安排,跟随他的指挥棒转动,种种作为,和他“三还”誓言大相径庭。

心学内部越发不满,甚至有人喊出斗倒严嵩,徐阶已经完成了使命,该把权力让出来的口号。

“风雨飘摇,人心不稳啊!”

徐阶哀叹一声,让人把李春芳叫了进来。

“师相,有何吩咐?”李春芳恭恭敬敬站着,徐阶心中哀叹,多听话的学生,偏偏就没有本事,要不然……唉!

徐阶迟疑了好一会,李春芳一动不动就这么等着。

“子实啊,你去都察院告诉王廷一声,老夫将韩丘交给刑部了。”

第690章师徒情深

从徐阶的值房出来,李春芳仰头看了看天,红日当空,辞得睁不开眼睛,他垂着头,低声叹了口气。

虽然白目迟钝,但是李春芳也明白,眼前又是一场大乱的开始。严嵩倒台不过一年多,新的斗争又开始了,南北的军头争相表态,纷纷替俞大猷抱屈,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很有可能会变成燎原大火,把现有的朝局烧一个面目全非。

曾经高高在上,或者冉冉升起的新星,堕入凡间,身败名裂,连普通人都不如。李春芳突然觉得有些时候平凡也是福气,无能也是优点。

至少可以置身事外,不用担惊受怕。

他没走出多远,迎面正好撞上了张居正,两个人是同科进士,李春芳是状元,眼下已经入阁拜相,张居正难免心里头苦涩,如果自己此时也能入阁,应付眼前的局面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迟愣一下,张居正连忙抱拳施礼。

“下官见过阁老。”

“是叔大兄啊!”李春芳满脸含笑,“你这是去见师相?”

“嗯,翰林院有些事情,想要请师相定夺。”张居正淡淡说道,李春芳心里头暗笑,我在翰林院混了十几年,就没遇到过值得首辅出面的事情,他也不点破,笑道:“既然如此,我刚从师相那出来,还要去都察院一趟,回头我请叔大兄吃酒。”

都察院!

张居正的神色就是一变,李春芳看似无心,实则却是在提醒自己,或者说是看自己的笑话。

京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张居正好几次拜会严讷,徐阶知道,李春芳也知道,稍微脑补一下,瑜亮之争的戏码都看得出来。

十几年来,徐阶跟老母鸡似的,保护着张居正,不让风吹雨淋,不让冲锋陷阵,只是看着,严党倒台,立刻把他送到裕王府,争到了帝师的名额,又执掌翰林院,培植势力。

徐阶对张居正的栽培和提拔是不遗余力的,甚至很多徐党中人都感到眼红嫉妒。似乎老天爷都看不过去,偏偏降下唐毅这个妖孽,死死把张居正压制住。尤其是击败了俺答之后,唐毅的名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有人把他和阳明公放在一起,视为宰辅之才,朝廷未来的希望。

种种光环加持,又有年纪优势,唐毅只要不出大错,养望十年,再也无人能制。

张居正能不嫉妒吗?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人物,他怎么能甘心大好的舞台让给别人,自己只当一个小配角。捉拿俞大猷,剑指胡宗宪,意在唐行之……多妙的一步必杀棋啊,只可惜,张居正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唐毅早已经把他甩在了身后,而且还是连车尾灯都看不到的那种。

从这段时间,唐毅展现出来的实力看,他俨然是和徐阶、杨博站在一线的超级大佬。

没错!

在高端战力,比如六部九卿,唐毅或许差得很远,可是在中低端,他的同年学生已经开始发力,尤其可怕的是唐毅在勋贵,军中,民间,士绅,豪商,都有强大的号召力,综合实力之强,底蕴之雄厚,哪怕徐阶也有所不如。

当听到李春芳要去都察院的时候,张居正猛然有一种天都塌了的感脚。

不用问,老师是要抛弃棋子,熄灭唐毅的怒火了。纵观徐阶为官之道,甚至都会觉得他是玄武转世,忍功天下第一,老师被诬陷忍了,学生被陷害忍了,朋友被罢黜,同样忍了,不但忍了,还把孙女送出去,给敌人糟蹋。

唐毅暗中和徐阶争斗,甚至给他难堪,在别人看来,绝对是不死不休,可是徐阶却未必,没准此老再一次选择忍让。

要真是那样,自己的下场会如何?会不会也成为弃子?

张居正突然打了一个冷颤,身上冒出了一层细腻的冷汗,失去了老师的庇护,独自面对唐毅,双方简直就是小白兔和雄狮的差别,随随便便,就能把自己生吞活剥了。

越想越怕,连李春芳走了都没错察觉,好一会儿,张居正才醒悟过来,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老师的庇护,既然拜了徐阶为师,就该学学老师的长处,忍,无论多难,都要忍了。

他想到这里,匆匆来到了徐阶的值房,张居正是这里的常客,没人拦着,到了房中,徐阶的值房是一明两暗,一共三间。

中间是会客室,东边办公的书房,西边是休息的卧房。张居正透过门上的窗户,能看到老师正在书房批阅奏折。

张居正犹豫了一下,推金山,倒玉柱,跪在了门前。

“不孝弟子张居正,前来请罪!”

说完,以头杵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等待着老师的裁决。

听到了张居正的声音,徐阶愣了一下,又低头批阅奏折,只是他脑子一片混沌,手只是机械地动着,把字都写在了桌案上。

徐阶一怒,把毛笔扔在了一边,他满心都是怒火。

让他气愤的人很多,弄得徐阶都分不清谁更讨厌。

唐毅、胡宗宪、唐顺之、王忬、唐慎、谭纶、杨博,王崇古,甚至是黄锦,严讷,王廷,等等人都在名单之上。

而最让徐阶受不了的就是外面的这一位!

扪心自问,上面的那些人都和徐阶合作过,也都有大大小小的冲突,大家伙各自有各自的算盘,每个人的利益都不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怎么折腾,徐阶都能接受。

唯独张居正,你小子自从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老夫就像护着小鸡仔一样护着你,平心而论,哪怕对儿子,都不及对你上心。

老夫把一生所学,一腔热血,都灌给了你,指望着你能承袭老夫衣钵,一来能照顾徐家,让徐家昌盛繁荣,老夫安度晚年,二来,也是让你继施政方针,中兴大明,做一对传承千古的师徒贤相。

徐阶对张居正的心思,哪怕在唐毅强势崛起之后,他都没有变过。

谁能想到,应了那四个字:恩多成怨!

给的越多,反而越贪婪,越不知足。

徐阶闭着眼睛回想,他总算清楚了,从一开始张居正就处心积虑,他先是冒冒失失弹劾唐毅,让自己误以为他想直接压制唐毅的势头。

可笑当时自己权衡利弊,让他不要动唐毅,只是针对胡宗宪。

哪里知道,这个忤逆弟子阳奉阴违,反而从俞大猷下手,无非就是想把东南的事情彻底掀开,不给胡宗宪退路,也顺势把唐毅搞垮。

野心还真够大的,胃口也不小!

可惜啊,你没有一副铁齿铜牙,你没有,为师也没有啊!

同时动两位军功起家的朝廷大员,外加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将,能不引起天下武人的反弹吗?

现在官场上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杨博那帮人也跟着摇旗呐喊,愣是要把事情引到文武之争上面。

别看武将被文官压制得死死的,可是武将毕竟是真正带兵的,南北的战局都要靠着他们,大不了人家一甩手,来一个同归于尽。天下大乱,看谁先倒霉。

徐阶不是一个善于处理复杂局面的人,他的全部功力都在权术和人事上面,只要把人摆平了,就没有什么困难的。

只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大家伙要遵守游戏规则,按照两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徐阶才能天下无敌。

自从于谦惨死之后,文官之间就有一个规矩,只要立下了泼天的军功,就要保持体面,最多罢官致仕,不能再穷追不舍。

就拿王阳明来说,平定了宁王之乱,哪怕他的对手多么恨他,只能把王阳明压制在西南,甚至不敢罢了他的官。

胡宗宪十年抗倭,平定东南,论起功劳,甚至远超王阳明,只是名声不太好而已,但总要给他一个体面。

至于唐毅,功劳、圣眷、人望、实力,都是顶尖儿的,更是不能轻易为敌。

你突破了底限,人家就要拼死反扑,弄成了眼前的局面,几乎不可收拾,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一个不听话的学生,哪怕才华再高,也不是好的继承人,徐阶真有心,直接把他给废了。

几次想硬下心肠,却又迟疑了。

十几年的相处,人都是有感情的,再说了,废了张居正,谁能继承他的衣钵?

唐毅?

那小子表面上温良恭俭让,实则处心积虑,势力深不可测,一旦他进入内阁,就仿佛蛟龙入海,再也无人能制,为了祖宗江山,为了大明的安危,也决不能选择唐毅。

其余众人,能拿得出手的不多,比如杨博,高拱,张四维……这些人都算是一时之杰,可是他们和徐阶都不是一个路上跑的车,理念不同,人脉势力也不一样。哪怕给他们再大的恩惠,也别指望着他们能全心全意向着自己,保不齐还会反咬一口。

不是渊明偏爱此,此花开后少花开!

正是徐阶此时的无奈写照。

唉!

不知道跪了多久,两条腿都麻木的张居正突然听到了一声长叹,简直比起世上最好听的音乐还要悦耳百倍。

房门推开,徐阁老从里面走了出去。

“进屋说吧!”

张居正如蒙大赦,躬身进了值房,双膝一软,老老实实跪在了地上。

“师相,弟子给您惹祸了!”

第691章封喉一剑

“为师后悔啊!”

张居正万万没有想到,老师一开口,竟然如是说。

后悔,难不成是收错了徒弟,要把自己扫地出门?不怪张居正往坏处想,实在是这次的麻烦闹得太大了,大到了他也不知道如何收场。

“都是弟子无能,弟子……”张居正汗流浃背。

“不是你!”徐阶厌恶地一摆手,“是为师,为师不该与虎谋皮啊!”

徐阶扬天哀叹,这些年唐家父子能安全走过来,实话说,离不开徐阶的庇护,当然唐毅不会感激徐阶,因为他为了倒严,为了击败景王,出了大力,很多时候,徐阶不敢冲,不敢下手,都是唐毅豁出命去拼去斗,才有今天的局面。

而且唐毅在东南的时候,给了徐家太多的方便,太多的好处。

总体而言,唐毅不欠徐阶的。

没有这个底气,唐毅也不敢和老徐对撕。

徐阶恨的是不该给唐毅那么多机会,明明知道此人是一条龙,还把他从天南折腾到地北,对别人来说,那是折磨,是打压。可对唐毅来说,简直是最好的历练,如鱼得水,平白增加他手里的牌而已。

“唉,叔大,为师也想着对唐毅下手,只是为师不是用你的办法,老夫准备着把唐毅推上兵部尚书的位置,然后再找机会,或是出任东南总督,或是西南平叛,或是九边督军。”

张居正不解其意,“师相,以唐毅在军中的实力,他只会立更大的功劳啊!”

“没错,就是让他立功!”徐阶突然阴测测说道:“不但让他立功,老夫还要帮着他,让他名扬天下,成为大明中兴的希望,无数人的榜样,内圣外王,超凡入圣,我大明读书人的楷模,对了,最好能超越阳明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居正听老师的话,第一印象是老头疯了,被活生生气疯了。

可是当听到“阳明公”三个字的时候,豁然开朗!

捧杀啊!

以此次的功劳,就有人提议给唐毅封爵,如果他再打胜仗,一个伯爵,甚至侯爵是少不了的。

封爵啊,简直比入阁拜相还难得,多威风,多好的事情啊!

只不过张居正却清楚,一旦封了爵位,唐毅就永远别想入阁。

内阁大学士,论起权力不下于汉唐的宰相,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本质上还是天子的秘书,重在“辅政”二字。

因此内阁大学士要从熟悉礼法,文学修养极高,资历德行俱佳的翰林官中选择。

汉唐那种出将入相,文武全才的丞相重臣,是不会出现在明朝的。唐毅本身是六首状元,再军功赫赫,威望无人能及。首先任何一个皇帝就不敢轻易让他入阁,威胁到皇权。而其他的大臣也会排斥过于强大的存在,至于内廷,那些太监也不愿意看到超强的大学士,独揽大权。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王阳明,受封新建伯,再也无缘内阁。

徐阶看出无法消灭唐毅,干脆就推着他去走王阳明的老路,只要入不了阁,就没法左右朝局,哪怕再强大,也不足为虑。

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首辅的手段就是厉害,热情洋溢,甜言蜜语,直接把你忽悠成神,迷迷糊糊,就失去了问鼎权力巅峰的资格。

张居正十分钦佩老师的主意,不过却没有五体投地。唐毅毕竟和王阳明不同,尤其是他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人心惊肉跳。

光是封爵就能压制住唐毅的野心,是不是太想当然了?

张居正心里也清楚,老师并不想真的和唐毅彻底撕破脸皮,毕竟徐家还有那么多产业,徐阶想要舒舒服服养老,就离不开唐毅的帮忙。

说到底,徐阶栽培张居正,只是想让他抢到唐毅的前面,等到他和张居正相继为相,都退了下来,再让唐毅上去。

到了那时候,唐毅也该四五十岁了,到了天命之年,唐毅本事再大,也没有改天换日的勇气和冲动,徐阶的忧心也就没了。

作为老朱家的首辅,徐阶要对列祖列宗负责,不能放任一个足以威胁社稷安全的妖孽,去颠覆旧有的一切秩序。

徐阶的心思如此,可张居正呢,他才不相信唐毅会老实认命,徐阶在日,唐毅尚且不安分,要是徐阶走了,谁还能制得住他,怕是自己也别想坐稳首辅的位置。

还不如趁着唐毅立足未稳,赶快把他干掉。

可惜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